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先心病“潜伏”体内50年,医生用“抓娃娃”绝技除“祸端”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1-31 16:4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鲁志兵主任在介绍手术过程
  长江日报融媒体1月31日讯(记者武叶 通讯员陈菁)正值年关,武汉一女士忙家务活时突然“心痛”到无法呼吸,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查发现,心脏内有一条“潜伏”了50多年的异常通道正在酝酿大祸。心血管内科专家巧用“抓娃娃”绝技,将祸端成功封堵。
  54岁的吴女士是一名教师。她隐约记得,小时候父母常叮嘱她走路慢一点,因为医生听到她心脏有杂音,限于当时医疗条件无法确知原因。随着岁月流逝,吴女士并未感到身体不适,也就渐渐淡忘了这件事。
  最近两年,吴女士有时感觉胸口阵阵隐痛,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她在校医院就诊,医生给她开了速效救心丸,叮嘱她疼痛时服用。1月23日晚上,吴女士干家务活时胸痛发作,出现了强烈的窒息感,她赶紧服下速效救心丸,并前往医院就诊。
  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吴女士当即被收入院。医生检查发现,她心脏内有一条出生后就应自动关闭的动脉通道没有闭合,使得本该“井水不犯河水”的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相互连通,导致患者心脏增大,已形成肺动脉高压。如果任由病情继续发展,患者有可能出现心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到那时可能连手术的机会都没有了。
  经认真评估和准备,心血管内科鲁志兵主任决定为患者实施介入封堵术,然而术中造影发现,患者的动脉导管严重扭曲钙化,最窄处直径只有6毫米,常规方法根本无法将导丝送达目的地。凭借丰富的导管操作经验,鲁志兵主任沿着“逆行”路线,像“抓娃娃”一样不断调整方向,成功将一把“小伞”送达目的地,封堵住未闭的导管。
  鲁志兵主任介绍,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比较常见,复杂和严重的畸形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症状,比如经常感冒、肺炎、生长发育差、消瘦多汗、吃奶时吸吮无力、喂奶困难、拒食等,一些轻微的畸形在早期则没有任何症状。先心病除了少部分无需治疗,大多数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否则随着病情发展和加重可能危及生命,而失去治疗机会。医生建议,市民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应引起警惕,及时到心内科就诊。
  【编辑:金鑫】
  (作者:武叶)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