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村民众筹2.5万元,沉寂20年的古法滚龙“复活”了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2-18 20:25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融媒体2月18日讯(记者金文兵)从正月十二到元宵节当天,一条金光闪闪的长龙,游走在蔡甸区大集街黄虎村周边方圆10公里的村湾里。50多户村民以众筹的方式,获得2.5万元启动资金,当地沉寂20年的“玩灯”习俗得以“复活”。


  失传20年,村民众筹“复活”古法滚龙
  黄虎村的石头咀,是一个有90多户居民的自然村湾,背依笔架山,门前就是后官湖绿道。
  “龙灯舞得好,花样全凭腰”,舞龙是高强度运动,尤其需要灵活运用腰部力量。过去,这里有着民间习武传统,因为扎实的武术功底,这个村湾的龙灯队能够玩出一些高难度的滚龙动作,在十里八乡很是有名。
  但民间玩灯,扎灯、服装、队伍集训的吃喝等费用,需要村民出“份子钱”。“自己花钱,别人开心!”村民们有些不乐意。再加上,一支龙灯队需要60人合力才能玩转,当时的村民需要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因此,从1999年过后的20年间,石头咀再没“起龙”。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村民们的精气神明显提升,重新复活那支龙灯队,复兴那些濒临失传的民风民俗,成为大家念兹在兹的心中渴望。
  据悉,按目前的行情来估算,组织一支龙灯队,约需3至5万元。村民们引入新理念:众筹,共筹得2.5万元启动资金。区、街相关部门闻讯后也很支持这项“民俗复兴”工程,表示将予以资助。缺少人力,50多个青壮主动留在村里,并动员亲朋好友加入。
  解决了资金和人力问题后,村民发现:最大的困难,反而是多年不玩龙灯后,舞龙技艺的老传统断了档、少了传承。
  玩龙灯同样需要“排兵布阵”,要靠着锣鼓点子作为指挥信号,来玩出花样;该怎么玩出这些花样,同样需要老辈行家指点。
  村支书金作爽、村主任金新兵带着一班人遍寻村老,终于从72岁的刘守定老人那里摸到了一套古法滚龙玩法,从82岁的金荣枝老人那里了解到“捉鼓”技巧(队员听懂“定音”锣鼓节奏,并根据节奏变化而在龙头带动下变幻队形花样)。
  时隔20年,昔日的主力队员已玩不动,年轻人又不懂,于是,一段比较僻静、绿树掩映的后官道绿道,成为他们的训练场。从年前练到节后,勤练,苦练,人员分组、站位分段,队员们不断熟悉站位、调整舞龙姿态。
  终于,正月十二,这条滚龙“起龙”了。统一身着黄色镶红边的号衣,打着“天下太平”的旗幡,扎实的马步,精湛的舞法,尤其是整个龙身甩动幅度极大,每一次甩动都划出一个又一个浑圆的“圆圈”。内行看门道,这样的花式和技巧,让这支队伍一下子就惊艳了当地,也引来市区一些居民赶来围观。
  村民期盼:让更多古典舞龙技艺“活起来”
  根据刘守定老人和村中其他老人的描述,当地还有一些更为古老的滚龙玩法。比如,在龙珠的牵引下,“龙头随珠走,龙身划滚圆”,整个龙身要划出一个接一个“滚圆”的圈。有一个“穿花”动作,龙头要带着龙身从下方或上方穿插、腾跃而过;还有一趟“地滚龙”玩法,整个队伍全部背着地,以及几个人依次波浪式着地,滚翻中继续舞动龙身等。


  “目前,我们还能图个热闹,等玩过几年后,观众就会审美疲劳,就必须有新的玩法。”金作爽感叹。
  类似“穿花”“地滚龙”的古典高难度玩法,因强度大、耗时间,目前只在村老们口中相传,还难以复活。
  “放着这么好的一些古典玩法,而不能拿出来给大家欣赏”,石头咀的村民很着急,他们期盼有人来整理、来活化、来传承,期盼有关部门支持他们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古典舞龙技艺“活起来”。
  已经失传太多,不要让更多“良俗”再度失传
  据长江日报记者调查,蔡甸区的大集街一带,至少有5~6种元宵节习俗,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相对独特的文化特质。


  比如,石头咀背后的大金湾,流传着很小众的元宵节“抬龙船”习俗——样式上,用竹杆和竹篾扎成“龙船”(龙舟)。玩法上,类似于龙灯,同样前有“天下太平”旗幡作导引,傍晚时分,“头人”引领龙船抬至户主门前,户主点起刚茅扎成的火把、布设香案跪接“龙船”,案前用石灰划框、框中写上“天下太平”“四季平安”“金榜题名”等祈愿字样;“头人”抓取一小把松香末,疾快地撒向火把,“嘭”地一声爆燃,寓意:去灾驱邪,照亮前路!
  据《汉阳县志》(1988年版)及相关资料记载:大集街一带的舞狮,分为天狮子和地狮子。地狮子,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玩法。天狮子,则是纵向垒叠5~6张,乃至更多的老式八仙桌,两名舞狮人在桌子的空隙间穿花而过,并依次更上层楼,现已失传。
  当地把高跷戏称为“天故事”,玩法类似于新洲一带的高跷亭子,目前一般使用高约1.7米的跷子,更高难度的动作已失传,其“叙事”特质相应大减。
  “五虾闹莲”是很喜庆、很受欢迎的民间“卡通戏”:以竹篾扎成虾子、鲶鱼,安有握把;每只虾由两人舞动,他们在锣鼓点子中不断换位,并伴以跳、滚、下腰、劈叉等动作,体现虾子蹦、跃、滚、翻之状。鲶鱼则在其间钻来钻去觅食。多人穿莲花裙,伴随“莲花仙子”逗趣鱼虾……这种“仙子与鱼精”的玩法,很有“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情节,稍作整理,可以成为影视剧题材;在民间习俗中,也能扩张其内容,增添故事性,使其更为精彩。
  “挂天灯”是这一带的独特习俗:元宵节,村民将灯笼用长竹杆系于树梢和木杆上,挑灯高照,寓意:红灯高照,鸿运当头。这一天,也是孩子们的“狂欢节”,他们可以手持各式彩灯,在村内自由玩耍。
  据老辈人回忆,石头咀一带在玩龙灯时,有过以爆竹(爆杆)代替鞭炮的习俗:将竹子截成一小段一小段,放在火上烤,待竹子“流汗”就预示临近爆炸时,由人快速抽出扔向空中爆响。这种爆竹玩法,回归传统,很环保,也多了一些趣味性与观赏性,值得尝试推广。
  据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楚文化专家夏日新考证,汉代已有元日(类似于现在的春节)燃爆竹的习俗。《荆楚岁时记》:“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古人对长江流域地区农村爆竹习俗有过详细描述,“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上述习俗,大多脱胎于上古的原始图腾,人们希望借此祈福、驱邪、禳灾,性质上属于“良俗”,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中有些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内核”,因挖掘不易、恢复不易,而面临着再度失传的窘境。
  目前,随着“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迅猛推进,武汉各地都在搞文化复兴、民俗回归的工程。玩龙灯,既热闹又大气,很受各地政府的关注与支持。
  近期,黄陂民俗“僵狮子”,这个耍狮人是如何“变僵”的问题,被网友们在网上炒得热火朝天,就是很好的例证。
  以舞龙为代表的元宵民俗文化怎么来活化它?如何挖掘民俗文化内核?武汉民俗专家刘谦定认为,一方面,需要发掘更多的“民俗看点”,不断挖掘传统的古法技艺,让它们“活起来”;同时,不断深挖这些习俗一些细节中所蕴含的寓意,并与今天的大环境、今人的喜好相结合,加以创新,让习俗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另一方面,民俗文化回归,尤其是其中所蕴涵的那种精气神特质的活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工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政治工程,也是一项群众喜爱的民心工程。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推陈出新,不要让它们就这么白白流失,成为一个个“传说”。(图片摄影/网友“老存”)
  【编辑:叶子】
  (作者:金文兵)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