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5000年来,我们离月亮越来越近 | 长江评论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2-20 17:19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这是2月19日在北京市东城区拍摄的月亮。
  长江日报评论员李尔静
  今年的元宵节,正好巧遇“超级月亮”,又为元宵节增添了几分浪漫。
  所谓“超级月亮”,科学术语是“近地点附近月亮”,也就是月球距离地球比较近的时候。每当有“超级月亮”的消息,都会在网上引起关注与热议。即使近年来已遇过数次“超级月亮”,但人们依然热情不减,似乎也印证着中国人那份绵延了千年的“月亮情结”。
  月亮在中国文化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月亮古称“太阴”,中国古人制定的历法——阴历,就是根据月亮的阴晴圆亏推导出来的。远古的先民仰望着星空和月亮,猜想着明日的气象,安排一年的农活。一到夜间,大家便“盼星星、盼月亮”,等待着“上天的旨意”。为了企盼丰年,大家“拜月”,因为有了收成,大家赏月。夜幕星垂,沐浴在月光之下的先民赏着月色、谈着过往、话着故事,一点一点地编织出一个个美丽的神话。他们想象着月亮之上,不为烟火所扰的仙人和自己飞升成神的祖先,在金碧辉煌的月宫之中,手摘星辰,衣袂飘飘,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心中逐渐升腾出“逐月”的梦想。
  2000年前,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努力地去过“月亮上的生活”。汉文帝时,正月十五被定为元宵节,从此,这个月亮的节日成为了中国的重大节日。从唐代的“龙衔火树千重焰”,到宋代的“东风夜放花千树”,从明代的“绛阙珠灯万树罗”,到清代的“十二楼前灯似火”,都生动地演绎着人们对元宵佳节的热情。因为喜爱满天的繁星,人们用灯火点亮了夜晚,因为向往祥云的飘逸,人们披戴上华服绮罗。灯火交映,歌舞喧哗,上元节的节庆看上去,就像是把月宫带到了人间。
  时间走到今天,可能是中国人离月亮最近的时候。2013年,玉兔号无人驾驶车成功登月。今年初,嫦娥四号载着玉兔2号开始了月球生物探索。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人正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孕育了几千年的“逐月”之梦。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月亮”。在我们的民族已然临近千年“逐月”之梦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也是时候“欲上青天揽明月”,奋力奔向自己梦想的生活。
  【编辑:符樱】
  (作者:李尔静)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