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称谓不能泛滥 |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 邢帆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谈到应多鼓励和扶持年轻人才时说,“不要一喊老板就真是老板了,老板的说法,我觉得不好听”。这句话很快成为讨论热点,人民网以此为题的推送文章,在短短几小时内就过了10万+。
有网友说:“叫老板,是因为他们不仅有事权,还有财权。”也有网友说:“老师就是老师,老板太世俗。”还有人分析:“是不是雇佣关系重过了师徒关系?”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少老师确实具有多重身份,他们不只是教师,也是企业投资人,甚至还是商业开发人。
不仅在高校,“老板”作为流行称谓,在整个社会也很“吃香”。譬如进出各种商场,消费者被称作“老板”;在一个团队,领头人被称作“老板”;曾几何时,一些领导干部之间竟也以“老板”“老总”相称呼,喊一声“同志”甚至还要反应半天。
以怎样的称谓打交道,就是以怎样的眼光去看人。喊导师一声“老板”,看似玩笑话,“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在心里没了分量,学术、科研、项目沦为了雇佣。领导干部之间呢?“老板”“老总”把官场变成山头,热衷于“老板”相称的人,哪里还有理想信念、宗旨意识?
一个社会,当“老板”的帽子满天飞,真让人无论置身何处,都如同被一种庸俗的企业文化、江湖文化萦绕。走到哪里,都有人对你喊一声“老板”,看似客客气气,其实让人不愉快。一声声“老板”,把人际关系喊变了味,价值都用金钱衡量,你来我往都像是在为资本打工,搞服务、搞教育、做学术都只剩了商业算计。
老师和老板,一字之差,差之千里,老师是传道受业解惑者,即使存在一定程度的课题合作,也不能偏离立德树人这个根本。“老板”称谓泛化,成为一般社会交往的人称代词,这样的风气令人生厌。
【编辑:符樱】
(作者:邢帆)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