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十三五”规划首家建筑弃料厂在东湖高新区落地
处理建筑垃圾的履带移动式破碎设备和筛分设备。通讯员张国新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3月13日讯(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张国新)3月12日,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建筑弃料再生利用工作推进会上获悉,武汉市首家“十三五”规划的建筑弃料厂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落地。
市专班负责人介绍,2018年7月,武汉市成立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工作专班,组织各区按“就地资源化利用为主,源头减量、初级利用为辅”的原则处置建筑弃料,推行“建筑弃料不出区、不出工地”模式。目前,我市正在推进汉阳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黄陂区、江夏区、青山区、新洲区等7个弃料厂的建设,预计今年5月全部进场施工,9月底完成选址并建成投产。
今年以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严格落实“建筑弃料不出区”的要求,引进了湖北欣新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目前已完成了规划选址、设计方案、“水电路”三通、道路硬化、招商引资及设备进驻等工作,初步具备生产能力,是我市“十三五”规划首家建筑弃料再生利用厂建设的落地项目。该项目位于光谷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地处光谷三路以东、沪渝高速以南,占地197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将于2019年9月底建成,建成后可以形成一条日处理500吨建筑垃圾、500吨生活垃圾精分与资源化利用生产线,年处理能力182000吨,实现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精分协同全量资源化处理,达到全程不填埋、不焚烧、无二次污染、无排放、无残余、循环再利用的环保要求。
目前,全市15个区先后建成建筑弃料移动式处置点22处,预计年处理量约400万吨。2019年,专班对各区报送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抽查。1月,全市15个区共产生建筑弃料265.01万吨,处置量120.62万吨,处置率为45.51%,环比增长14.1%。截止1月底全市累计建筑弃料存量为588.37万吨。
【编辑:金鑫】
(作者:陶常宁)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