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这个区诞生第42家上市企业,又是华科男创办

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4日讯 继3月22日,科前生物与安翰科技获科创板受理首批IPO企业申请后,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冲击创业板的IPO申请,今日顺利通过证监会2019年第13次发审会审核,成为光谷今年首家新增上市公司,也是继华工科技、锐科激光后光谷第三家激光高科技上市公司。光谷上市公司达到42家。
已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的帝尔激光董事长李志刚,200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激光专业,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留学回国读博后,李志刚2008年租下“华师科技园”的一间小厂房,成立帝尔激光,主要产品应用于光伏行业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精密激光加工设备,性能成功超越国外同类设备。10年发展,券商机构评价其是“翻滚式增长”,去年的净利润已过亿元。
根据招股说明书,帝尔激光上市后拟筹集资金约3亿元,用于推进两个项目,分别是计划投资2.115亿元的帝尔激光生产基地项目,以及计划投资9975万元的帝尔激光研发基地项目。
去年11月,帝尔激光研发生产基地已在武汉未来科技城完成布局,在巩固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装备市场的基础上,丰富并扩展至包括消费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
据了解,这也是光谷“上市十条”后有望享受新政的首家上市企业,有望获光谷400万元奖励。去年11月,光谷发布《东湖高新区关于促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政策》(简称“上市十条”),注册在光谷的企业一旦成功上市,将有来自省、市、区三级奖励,每级奖励都是以百万元计算,并且可以重复计算,三级上市奖励合计超过1000万元。其中,东湖高新区对新上市的区内企业,最高给予400万元奖励。
长江日报记者观察发现,三十年光谷“金种子”“银种子”不断发芽,迎来一个“十年”上市潮,上市的企业多有10年上下的产业积累,如去年上市的锐科激光,用了11年的时间,逐步实现对国产光纤激光器领域各项空白的填补;去年上市的明德生物,在光谷生物城10年孵育,见证光谷生物医药在荒草上物种起源。相关人士介绍,这些企业都具有光谷创新基因,从起步就瞄准高端、注重打造品牌。如帝尔激光李志刚创业之初,就放弃市场上最赚钱的“激光打标”设备的生产,而瞄准了光伏太阳能的大型激光设备,尽管这一领域研发成本、生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但他和团队仍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破釜沉舟,还非常执拗,在做配套的机械加工设备厂中有“挑剔”之名,为追求完美配件曾经反复退货,有一次退了四五次。(记者李佳 通讯员丁鹏 李君 徐春宴)
【编辑:祝洁】
(作者:李佳)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