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会周”和“无会月”只是矫枉过正的“行为艺术”?|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京
日前,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为基层减负,其中针对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问题提出了要求。近期据媒体报道,为了减轻基层负担,有的地方出台规定,实行“无会周”“无会月”制度。
开会是一种工作方式。有的事情需要传达,有的事情需要集中讨论,该开的会还是要开。应该杜绝的,是以会议落实会议、层层重复开会的现象。这不仅消耗时间精力,也浪费财力物力,是形式主义的表现。
我们反对的是那些“多余的会”“过度的会”。简单来说,有必要开的会就应该照常开,该开不开可能会对工作造成影响。可开可不开的会就没必要开,否则就会徒增基层负担。
道理说起来容易,问题是如何判断哪些会才是“多余”和“过度”的?或者说,谁来决定哪些会是“有必要”的?搞清楚这个问题,可能才是整治文山会海,减轻基层负担的关键所在。
“无会周”和“无会月”,猛地一看,像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形式主义,或者是一种减负的“行为艺术”,但仔细一想,如果空出一周或者一个月的时间不开会,日常工作还可以照常开展,甚至单位运行得更有效率,那不就说明,那些被省掉的会本来就不需要嘛。或者说,某些需要开会来推进和落实的找工作,完全可以找到别的方式来推进。
开会虽说是一种形式主义,但在基层,也成为一种路径依赖,甚至成为一种行为惯性。不开会就无法运转,不开会就无法推进工作。纠正形式主义,有时候,也需要我们与这种惯性告别。
这就好像社会上常把某一天定为“无车日”,号召市民们低碳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这并不是因为一天不用私家车所减少的排放,就足以对环境产生实质性的改变,而是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意识到,不开车的日子其实也足够方便快捷,不至于让你寸步难行。
无论开怎样的会议,开不开会议,都必须要立足解决实际问题,规定开会和规定无会,都是形式主义。因此,我们对“无会周”“无会月”的期待,也不仅仅是不开会和少开会,而是希望它们能够唤醒和树立踏实做事、实干作为的工作理念和氛围。
【编辑:彭向东】
(作者:杨京)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