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手机里的钱一夜被转走:警方还原“短信嗅探”盗刷事件始末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4-11 17:3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3月7日,汉阳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在徐东某公寓楼内抓获犯罪嫌疑人。记者史伟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11日讯3月7日上午,武昌区徐东某小区24楼,嫌疑人以一种名为“短信嗅探”的技术,通过截取受害人的短信信息,盗刷受害人银行卡。
  当日上午10时许,抓捕时机成熟,由汉阳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女警化装成公寓工作人员,按开房间密码锁,抓捕民警破门而入,迅速将犯罪嫌疑人赵某某、舒某控制,当场起获用于作案的信号接收机1台、短信嗅探设备1台、电脑4台、手机6部、银行卡3张。
  长江日报记者全程跟随警方参与收网行动,目睹湖北首起利用“短信嗅探”技术这一新型诈骗手段的破获全过程。
  手机、银行卡在身边,一觉醒来钱没了
  没丢手机也没丢卡,没扫二维码也没点链接,一觉醒来钱就没了!
  2018年11月17日至20日,汉阳区公安分局江汉二桥派出所连续接到5起蹊跷案件,受害人起床后发现手机收到很多验证码和银行扣款短信,其中被盗刷最多的受害人一夜间,银行卡内1.9万存款被人分17次转走。
  警方梳理案件发现,受害者手机均在夜间凌晨时段接到大量陌生短信,次日起床后发现银行卡等账户资金被转移。5名受害人所居住小区均为相邻小区。
  通过全市范围内梳理,警方发现武昌区和洪山区也有类似警情。围绕案件特点深入开展研判分析,查阅大量资料,警方推测犯罪嫌疑人会在作案区域内架设固定伪基站,或者存有车载移动伪基站,以此搜索和接收一定范围内的手机信号,采用“伪基站+网络嗅探”的作案方式。
  锁定嫌疑人,长江日报记者随警作战
  通过对发案地区域内的宾馆、酒店、公寓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摸排和侦查,警方最终锁定两名嫌疑人。为固定证据,警方决定在嫌疑人作案时实施抓捕。
  3月5日,警方发现两名嫌疑人在武昌区徐东某公寓楼内落脚。经过两天的蹲守布控,针对收网时机、抓捕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和风险评估。
  7日上午,抓捕力量在现场围绕化装敲门、强行破门、送餐进门等方式,开展抓捕实验。
  10点,抓捕时机成熟,由刑侦大队女警化装成公寓工作人员,按开房间密码锁。
  “行动,冲!”抓捕民警破门而入,迅速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控制。


  3月7日,民警当场起获用于作案的信号接收机1台、短信嗅探设备1台、电脑4台、手机6部、银行卡3张。记者史伟 摄
  长江日报记者现场看到,嫌疑人正在对周围手机短信进行数据采集,房内摆放着一台信号接收器,4台电脑和多部手机。
  “伪基站+网络嗅探”窃取受害人银行卡
  据嫌疑人交代,自去年9月份至今,两人流窜于湖北武汉、赤壁、湖南长沙等地,利用“伪基站+网络嗅探”方式窃取公民信息,盗刷受害者银行卡等账户资金,实施作案30余起,共获利20余万元。
  赵某某称,两人在武汉、赤壁、长沙等地宾馆、公寓开租房间,架设伪基站,利用“嗅探”设备窃取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手机用户短信信息。从中逐一筛查出运营商发送给用户涉及邮箱链接的手机短信,根据邮箱网络链接获取到用户手机号。
  通过获取的手机号登录受害人支付宝、银行APP等平台,利用嗅探设备截获验证码,进而通过“手机号+短信验证码”方式登录,最终获取用户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信息,从而完成账户资金盗刷过程。
  近日,两人已被移交至检察院。
  对此,警方提醒市民,第三方平台需要绑定银行卡时,尽量只绑定一张,同时设置限额次数和金额。夜间如果条件允许,可将手机关机或调至飞行模式。假如收到不明短信验证码,发现钱被盗刷,火速冻结银行卡,保留短信内容,第一时间报警。(记者谢冰林 通讯员李嘉雯 黎启燃)
  【编辑:金鑫】
  (作者:谢冰林)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