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领国家使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5-16 06:3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天河机场


  航拍阳逻港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武汉站


  武汉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长江日报5月16日讯十八大以来,武汉承担多项国家战略使命,被国家赋予发展重托。
  2016年12月,国家明确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确立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力争2035年初步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近5年,武汉先后承担80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其中如“三办”改革成为全国亮点,老百姓办事办证,一般一天、一趟、一个小时就能解决;企业网上核名只需一天时间,三天就可拿到营业执照,不到九天可开办设立一个公司。其他如放宽大学生落户、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推进经济技术融合发展等改革发展均在快速推进。
  四大国家级新基地,是国家在武汉的重大生产力布局,其根本目标是要在国家高度上寻求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
  武汉承担起打造“国之重器”的使命。其中以芯产业为核心,武汉致力在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研发上,不断实现“国家级”“世界级”突破。
  2016年,国家发布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武汉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去年底,中央发布意见,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立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提出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肩负使命的武汉,将勇挑重担,奋发有为。
  分三步走
  到2035年初步建成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迈向我国城镇体系塔尖正式进入国家战略。
  2018年初,武汉拿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武汉将分三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到2021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2万亿元左右;
  到2035年,初步建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到2049年,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全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世界亮点城市。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还提出,打造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创意中心;水港、陆港、空港整合统筹,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国家全面开放的战略联接点、推动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联动发展的战略枢纽,增强对外开放平台功能,提高武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内陆开放高地;打造美丽宜居之城等。
  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
  武汉发挥核心作用
  2016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作为支撑全国统筹发展的国家顶层战略,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对武汉在这一国家战略中的功能作用,赋予了清晰具体的定位。
  对于长江经济带的空间布局,提出发挥武汉等城市的核心作用,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要求增强武汉等中心城市功能,加强湖泊、湿地和耕地保护,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
  对于现代航运,要求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态,大力发展江海联运。
  规划纲要还提出,要发挥武汉等超大城市的引领作用,促进城市协调发展;打造武汉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
  以武汉为中心
  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2018年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发布,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
  意见提出,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其中,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近5年武汉承担80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不断进行“武汉探索”。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相关文件,武汉入列全国8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
  武汉坚持问题导向,把改革重点瞄准矛盾突出部位。取消ETC收费,是武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有力举措。同时,武汉着力推行税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税务部门协同注销机制,代开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武汉深入实施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减窗口”“简环节”“提效率”。改革后每个事项办理时间平均压缩10.6天,审批服务事项50%实现“马上办”、80%实现“一次办”、45%实现“网上办”。同时,为让企业少排队少跑腿,武汉率先实行“四十五证合一”。
  2017年,武汉在全国率先创设网上群众工作部,利用“互联网+”拓展网上群众路线,开创网络办理群众诉求新“闭环”。
  武汉强化司法体制改革,承担了多个国家级试点,武汉检察机关探索以公益诉讼办理了一批违建码头污染湖泊和长江水源地案件。
  武汉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将养老服务标准细化到110个流程,同时推广“互联网+居家养老”新模式。
  此外,包括投贷联动试点、外籍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政策完善、促进科教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工研院模式在内的武汉改革举措获国家认可;武汉“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
  新技术策源地:
  大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落户武汉
  2018年10月25日,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在武汉正式启动,该中心聚集20多位院士、专家和70多家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的全国顶级资源,将致力于突破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关键领域核心工艺软件和核心工艺装备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提升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至此,武汉成功获批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落户武汉。除北京、上海外,武汉成为了全国第三个有两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的城市。
  去年11月,国家光电子信息创新中心获批,总部落户武汉,承载着推动我国信息光电子制造业“关键和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及“实现首次商业化”的重任,直指破解信息光电子产业“缺芯”难题。
  近年来,武汉市积极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矩阵,已形成两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3个省级制造业创业中心,并已在北斗、智能网联汽车、氢能等领域布局创建省级创新中心,将在20个领域谋划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
  武汉计划在2020年形成两家以上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5个以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5个以上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初步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创新体系,成为协同创新的技术策源地。( 撰文:记者宋磊 统稿:刘功虎)
  【编辑:符樱】
  (作者:宋磊 刘功虎)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