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全国知名三农专家点赞武汉乡村振兴首个五年规划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5-20 22:0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融媒体5月20日讯“武汉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规划,落实了中央精神,做到了因地制宜,‘三乡工程’拓面提质,凸显了‘武汉探索’”……5月20日,长江日报以八连版形式重磅推出的武汉市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规划解读报道,引发强烈反响,全国、省、市专家和学者纷纷对五年规划表示关注。全国知名“三农”专家张晓山、黄祖辉,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时,用“高站位、强特色、谋蓝图、重实干”12个字,对五年规划作出高度肯定和评价,并祝福武汉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早日实现。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
  “三乡工程”突出武汉规划特色
  为乡村人、地、钱“三要素”供给提出了解决路径
  “武汉乡村振兴五年规划,是对中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具体落实,并且做到了因地制宜”。张晓山说:“武汉乡村振兴的五年规划,让我眼前一亮”。他表示 ,当前各地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探索和构建本地区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规划中提出的‘三乡工程’提质拓面行动,凸显了‘武汉探索’,是武汉市落实中央要求,确立本地区乡村振兴思路、举措的重要部分。


  张晓山认为,规划阐述了武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总结了武汉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乡村振兴亟待破解的难题,明确了武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张晓山称,武汉的规划提出了探索多种“三乡工程”发展模式、搭建“三乡工程”市场化运行平台、优化“三乡工程”组织服务、完善“三乡工程”政策保障体系等举措,为武汉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和动能。
  “‘三乡工程’以乡村振兴中的人、地、钱等要素供给为重点,着力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财政支农机制、优化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改革,为武汉市乡村振兴发展激起了内生动力。”张晓山表示,自己将对武汉乡村振兴发展保持高度关注。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黄祖辉
  憧憬武汉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与城市化战略紧密结合打好振兴乡村“组合拳”
  “五年规划绘就了未来五年武汉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将给武汉农民带来更多的好处、利益和福祉,也为武汉‘三农’人提供了作战‘指挥图’、行动‘路线图’,具有很强的本地化可操作性。”黄祖辉对武汉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
  他说,规划亮点纷呈,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是建设“三化”大武汉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武汉乡村发展新动力,为武汉明确了乡村发展的新任务,指明了城乡关系的发展方向。


  黄祖辉认为,规划从武汉这一中部大都市的实际出发,指明了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即实施“三乡工程”,大力推动市民下乡、能人返乡和企业兴乡。此外,规划还把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驱动力,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与集体产权制度的深化改革。
  在武汉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黄祖辉认为,不妨通过规划引领作用和乡村要素优化配置,建立“武汉乡村群”,与城市群、城市圈概念相对应,建立和形成空间合理,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公共服务有效覆盖的乡村群落。黄祖辉提出,乡村振兴当务之急,不论是乡村本身的振兴规划,还是乡村的振兴发展,都应该与城市发展,城市化战略紧密结合。
  他建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兴旺,还要生态宜居,这两者都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才能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
  规划激励政府、企业、民间齐头并进
  武汉有望建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型都市文明
  “规划对武汉乡村振兴具有极强的指导性。激励政府、企业、民间统一目标,齐头并进,迈向乡村振兴”。冯桂林表示,首个五年规划有三大亮点。一是切合实际,合情合理。把未来目标和现阶段的发展进程有机结合,制定了30项可实现的新指标,不留悬念,既提出了远大目标,又设计了具体行动。二是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思考。规划以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为主脉,引领农业和各个要素有机融合,构建现代都市农业新体系,乡村善治新理念,符合新时代发展新趋势。三是指导了农业人的工作。作为一张战略蓝图,规划回答了武汉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目标和进程等问题,让政府部门、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群众知道目标是什么,步子怎么迈。


  透过规划,展望未来。冯桂林说,西方的都市发展路径,让很多大城市牺牲和剥离了农耕文明,武汉将传统农耕文化和发展现代文明相结合,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推进现代农业和田园风光的有机融合,有望为市民、游客和国际友人呈现一个现代化、多元视角的新型都市文明。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颜廷武
  用足武汉科教优质资源 纵深推进战略规划
  盘活科技、人才对乡村振兴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武汉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规划的适时出台,对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颜廷武认为,规划具有三大突出特点。一是定位精确,规划把我市明确定位为现代都市农业全国标杆、乡村休闲旅游全国样板、城乡融合发展全国典范、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先行区。这一战略定位,和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目标高度吻合,也与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完全契合。二是任务精细,规划提出了5大类30项具体指标。既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等预期性指标,又有具备条件的村100%通硬化路,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等约束性指标。围绕乡村“五个振兴”列出的35项重大任务,每一项任务都切中要害,并配有量化考核指标。三是措施精准,针对当前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等障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精准化保障措施。如,为搭建“三乡工程”市场化运行平台,规划提出了创新用地、细化配套、建立多元激励机制等关键性政策保障体系。


  如何纵深推进战略规划,颜廷武建议:一是注重规划引领。充分发挥规划对乡村振兴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加强分类指导。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根据实际按村分类实施,避免“一刀切”。三是用足武汉得天独厚的科教优质资源。借智借力有效盘活科技、人才对我市乡村振兴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链接
  武汉社会各界热议:振兴乡村,未来可期
  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市供销社、市扶贫办:
  为把乡村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厉兵秣马
  “推动‘三乡工程’拓面提质,建设四大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开大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步伐,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农业农村局将以“三乡工程”建设为地方特色,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武汉落地,推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以科研所为技术源头,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行政村为服务主体,以广大农户为技术受益主体,创新建立农业科技服务链”。市农科院负责人表示,落实规划部署,农科院将推进产业振兴,以聚焦先进技术模式供给、绿色高效投入品供给、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等为目标,凝聚区院各机构的组织管理力量、科技创新力量、技术服务力量,积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打造为农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服务平台,为优质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市供销社负责人表示,将对标乡村振兴总要求,以现代为农服务为宗旨,积极落实武汉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全力搭建“武汉供销农资”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向2020年实现涉农电商交易额2000亿元、2022年达到2100亿元的目标努力奋进。
  5月20日,江夏区舒安街未来家园产业园区,田铺村村民王小凤戴着草帽,认真检查着猕猴桃基地的生长情况。到未来家园打工3年时间,王小凤每年收入近4万元,是过去在外打零工收入的四倍。
  “推进产业扶贫引导长效脱贫,是扶贫办落实规划要求,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处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交汇期,全市将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产业脱贫工程、金融脱贫工程等脱贫行动,为形成管长远的政策保障机制,确保贫困户脱贫形成长效保障而努力。
  黄陂“能人回乡”代表张友华
  响应规划“共享农庄”政策
  木兰山村迎来发展大好机遇
  “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在100个行政村建设1万户共享农庄,这将为木兰山村积极打造华中第一民宿村的愿景,提供有力的政策依据和保障”。一口气读完长江日报五年规划解读报道,张友华兴奋不已。他说,武汉率先在全国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探索,吸引能人、企业家回乡投资。现在,木兰山村民宿和农家乐日渐兴旺,今年我们又和企业谈定了21.6亿元的投资,未来将把木兰山村打造成华中地区精品民宿第一村。首个五年规划的出台,坚定了我扎根家乡,创新创业的决心和信心。“抢抓新农村发展机遇,我的家乡会美丽而富饶。”
  市民代表秦炎
  带上家人到美丽乡村去撒欢
  “带上家人,暂别城市繁华,到乡村寻找一片四时不同,清新自由的田园憩息地,是我和很多都市人的梦想和心愿。从规划中,我看到了一幅未来武汉乡村和城市互生互融,和谐发展的美丽蓝图”。秦炎说,自己每逢节假日都会去武汉近郊的美丽乡村感受大自然的田园风光,在离开时,会将新鲜采摘的瓜果蔬菜塞满汽车的后备厢。“对未来乡村生活,我的憧憬是,有田园气息,有乡愁味道,风土人情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交相辉映。”
  新洲区毛冲村村民程喜林
  富裕的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通过莲子和红糖等农产品加工,我和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了。”程喜林说,衷心感谢党的乡村振兴好政策,如今我们毛冲村,路修好了,自来水通了,村湾整洁,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政府为毛冲村制定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形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村里的莲子、红糖等特色农产品经过加工,通过电商网络和订单收购,被卖到超市、大型社区。“乡村振兴,让我们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长江日报记者李英波 余康庭 刘峥 胡毅)
  【编辑:刘思】
  (作者:李英波 余康庭 刘峥 胡毅)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