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熊复:受命来汉创办党报,抵达当日连夜组稿,创办《长江日报》是他一生浓重一笔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5-21 01:2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熊复小传

  熊复(1915-1995),四川邻水人。笔名清水、庭钧、曼丝、茹纯、傅容等。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活动家。

  1949年5月武汉解放后,他随中原局迁入武汉,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中南局宣传部副部长兼长江日报社长,并曾兼任中共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1952年1月,熊复调中共中央宣传部,曾任宣传部秘书长。1966年7月,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新华社社长。1978年5月调任《红旗》杂志总编辑。

  熊复长期在中共宣传思想战线工作,撰写文章达数百万字。著有专著《论人性和人道主义》《序苑集》,词集《灵梦集》《锦瑟集》等。

  熊复在《红旗》杂志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翻拍

  “百万渡江日,灯火满层楼。八方儿女欢聚,泼墨写春秋。”这是熊复《水调歌头》中的前两句,说的是他1949年4月至1951年1月创办《长江日报》的经历,这在他的传奇一生中是相当浓墨重彩的一笔。

  南下来汉连夜编印,第一份《长江日报》面世

  当时,《长江日报》是中共中南局机关报,1949年5月创刊,办报人员由中原日报全社、东北日报社部分人员及武汉部分地下党员组成。1954年中南局撤销后成为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报社位于汉口江汉路12号(即洞庭街2号兴华大厦)。

  早在1949年2月,中共东北局就决定从东北日报社抽调社长廖井丹、总编辑陈楚,带队南下武汉创办党报。4月中原局也作出决定,由郑州中原日报社组织南下办报先遣队,待武汉一解放,马上创办党的报纸。时任中原日报社长熊复领受了这项任务。4月24日,他召集并主持了社党委会,传达南下办报的准备工作安排。

  在中原日报社自身任务繁重而且人员又少的情况下,熊复抽调出社党委委员、编委、编辑部副主任张铁夫,率编辑部副主任黎辛等十几人组成先遣队,嘱咐他们把毛泽东、朱德的标准像制作成铅版带上,以备印在创刊版首页;还要准备好我党有关新解放区的政令等文件以便宣传。正当他们忙于准备时,传来我第四野战军先遣部队于5月14日强渡长江疾驰武汉,国民党部白崇禧弃城逃跑的消息,张铁夫他们即刻启程急奔武汉而去。

  5月16日解放军开进武汉三镇。5月22日办报先遣队到达武汉。在武汉军管会领导下,在中共地下党支持下,他们顺利接管了国民党市党部办的《武汉日报》社,并连夜组稿、撰稿、编稿,用德国造卷筒印刷机印刷。翌日拂晓,报纸编印完成。“这就是《长江日报》!与武汉市民见面了!”至今毛泽东题写的报头——“长江日报”四字铅版仍被珍藏。

  两个月后,熊复接任廖井丹担任长江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随后,他组建了社编委会,健全和规范了办报制度。

  一人身兼数职,忙碌得就像《列宁在一九一八》

  那个时期,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一条重要纽带就是报纸。全国形势一天一个样,国民党统治全面瓦解,各条战线急需人才,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急切需要传达到群众中去。熊复要负责培训青年干部,为报社写文章、起草有关文件,与各界人民代表商讨如何办教育,还要与众多行业的同志研究如何办书店、办广播、办报纸等。

  他还担任了许多职务,繁忙的工作景象堪比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中的镜头:有时进到某个办公室里,几分钟后又出来奔向大门;有时停下来与对面走来的人说着什么,在充满嘈杂声音的环境下,他不得不大声地说甚至是喊……

  当年以熊复为首的年轻的长江日报办报人,就是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殚精竭虑地工作,把《长江日报》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广大干部、各阶层读者的喜爱。

  在武汉解放初期,在长江以南的一些地区战斗硝烟还正浓的情况下,《长江日报》的发行量高达数万份。

  社长写社论,在民众乐园边看戏边写

  熊复办报非常重视言论。他认为,言论是报纸的灵魂,并亲自抓言论,亲自写社论、写文章,还组织华中局政策研究室、武汉市委的同志写社评,写工作通讯等。

  他支持以陈笑雨(时任新华社中南总分社副社长)、张铁夫和郭小川(时任中南局宣传部宣传处长)三人联合署名“马铁丁”发表评论文章。三人撰写的杂文于1950年8月30日在《长江日报》副刊版推出的《思想杂谈》专栏开谈。马铁丁的杂文紧跟时局、思想犀利、文章精悍,笔锋或泼辣或朴实或飞扬。短短两年间,《长江日报》连续发表了以马铁丁为笔名的杂文500多篇,在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中产生了空前热烈的反响。熊复支持马铁丁,源于他早在《新华日报》时就有过切身体会,那时他和乔冠华就经常写思想性强又短小精悍的杂文。

  1984年5月23日,长江日报创刊35周年之际,熊复(前排左四)和 张铁夫(前排右二)等老报人回到长江日报举行纪念座谈会,并在报社大 楼前合影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翻拍

  据原长江日报社长办公室秘书、发行广告科副科长刘清澜生前回忆,熊复有时要赶写第二天见报的社论,但又有陪客人看戏的任务,他就把工作带到民众乐园去做,他写好一页,秘书就拿一页回报社去打印。

  戏院里那么乱、那么吵,如何能写得下去?熊复曾说,这是解放前在重庆《新华日报》工作时练出来的,那时为与特务周旋,常在茶馆里写文章,习惯了,再乱再吵也能集中思想。

  这一时期,通过熊复之手,在《中原日报》《长江日报》共撰写社论92篇。在他领导下,《长江日报》还连续发表来自群众对于党和政府工作的批评,这既受到群众好评,又教育了干部,更使共产党的威信得以提高。

  后人评价熊复,从骨子里就是一介书生,他眼中只有书,手中只有笔。惟书和笔成就了他非凡的一生。

  专访熊复子女:

  爸爸最好的朋友是长江日报的老战友们

  寻找熊复后人,几经波折。从与熊复同期工作的老报人处打探,再追溯到熊复四川老家,历经数日,长江日报记者联系上在长沙的熊复74岁的三女儿熊晓苏以及刚从国外回到北京的熊复66岁之子熊文平。与此同时,长江日报派往北京的摄影记者也在熊复78岁的二女儿熊晓波家中翻拍到不少老照片。

  2019年5月8日,北京,熊复女儿熊晓波在家中擦拭父亲的照片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通过熊复子女们的口述追忆,长江日报记者还原了在工作生活中,真实而不为人知的熊复。

  爸爸的办公室 满屋飘浮的“烟云”是独特风景

  1950年春夏之交,我们一家人在武汉团聚,住在长江日报社五楼,两间约9平方米的房间,一间爸爸办公一间住宿。虽然家不大,但有爸爸有妈妈,我们非常幸福。

  每每推门进去,斜射的阳光下,满屋飘浮着层层叠叠的烟云,静止的、白色的、带状的,从地面弥漫到天花板……可以从空隙间看到坐在办公桌后伏案工作的爸爸。这是一道伴随爸爸的独特风景。

  白天,爸爸要是在家,给我们的印象除了吃饭、睡午觉,大都是在他的办公桌前办公,永远都是在写着什么。他办公时总是那么聚精会神,好像我们根本不存在。

  爸爸的文字 70多岁学拼音在电脑上整理文章

  爸爸一生酷爱读书,也爱买书。家里的书非常多,好些书架一排排立在那里,每一书架上的书都是满满当当,简直可以开一个小图书馆。

  妈妈对我们说,爸爸年轻时,不吃不喝、或者把衣服当了,也要把省下来的钱拿去买书。在颠沛流离的求学和战争年代,爸爸的存书被毁掉不止一次,那都是他的心头肉。

  爸爸爱看书,也爱写作。伏案工作、奋笔疾书,是他留给我们子女心中最深刻的印象。上世纪80年代,台式电脑刚刚引进中国还没有几年,会使用的人非常少。爸爸找来了一台即将淘汰的电脑和打印机。那时的电脑屏幕分辨率非常低,一屏只能显示11行的黑底白字,很不好用。

  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爸爸每天都在那上面整理他早年间发表过的文章。文章上的字要一个一个地用拼音方式由键盘敲进去。爸爸没学过现代汉语拼音,这可难为他了。他那一口四川话还时常作怪,比如“解放”的“解”字,爸爸念成了“该”,哪里能打得出来?于是,遇到打不出来的字,就得去查字典,根据字典上的注音再来敲拼音。进度可想而知,但爸爸就这样生生敲进了几十万、上百万字!何况电脑那时还是新技术,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望而生畏。而爸爸那时已是70岁的老人了,掌握新技术居然比我们还快。

  爸爸的朋友 1984年再访长江日报难忘革命战友

  爸爸最好的朋友,是重庆《新华日报》和武汉《长江日报》的老战友们。这些从年轻时就投身革命事业的老报人,曾经在艰苦的年代共同战斗共同生活,仿佛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真正是情同手足,结下了无比深厚而永恒的友情和亲情。而这种情谊,是不分职务高低的,无论是总编、记者,还是报童和排字工人,都是一视同仁、相互关爱的革命战友。我们的家,常常是他们聚会的场所。每当这时,我们孩子们就躲到一边,静静地听他们热烈地交谈。那些陈年往事虽听起来支离破碎、海阔天空,却能一点一滴地拼接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笔一划地描绘出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聊到精彩处,一个个操着乡音的大嗓门充斥在空气中,欢声笑语经久不散。

  1984年6月2日,爸爸还与当年旧友50余人再访长江日报,登上六层楼眺望远处,喜悦之情难以言说,再作《水调歌头》,写有“何事漫回首,踪迹上高楼。……百万战旗舞,夜夜执毫头”。(长江日报记者汪甦)

  【编辑:叶子】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