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川一生最开心的经历,宁愿做《思想杂谈》作者,继续写下去
郭小川小传
郭小川(1919-1976),原名郭恩大,出生于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原属热河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3年,日寇侵占热河,他随全家逃难到北平。“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中,并开始写作诗歌。
1936年抗战爆发,郭小川在赴延安途中参加了八路军,担任宣传、教育和机要工作。抗战胜利后,他回到家乡任县长。1948年夏,他转到新闻战线,曾任《群众日报》副总编兼《大众日报》负责人、《天津日报》编委兼编辑部主任。
1949年5月随军南下,武汉解放后在中南地区从事党的理论和宣传工作。1950年8月,与陈笑雨、张铁夫以“马铁丁”为笔名,在《长江日报》《人民日报》上开辟《思想杂谈》专栏,在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影响。1953年春调到中共中央宣传部。
1950年郭小川在工作,于汉口怡和村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办公室兼宿舍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翻拍
“我倒宁愿做一个业余的《思想杂谈》的作者,回去工作以后,我将继续写下去,给《长江日报》《人民日报》《学习》写下去,将来,我可以影响更多更多的青年。”翻开诗人郭小川信笺和日记合集,在他给夫人杜惠的家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段话,是这位著名诗人与《长江日报》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佐证。
5月的北京艳阳高照,黄寺大街上行人来来往往,就在路边小院一处不起眼的房子里,住着著名诗人、传奇报人郭小川的女儿郭晓惠,屋子里摆满了书籍和信笺。“父亲很少跟我们聊在武汉工作的事,我了解父亲那段时间的经历,主要是通过他的日记和书信。”郭晓惠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褐色封面的合订本,是当年《思想杂谈》的结集,由武汉通俗出版社出版,竖式排版,纸是黄色的,排在第一篇的是《群众应由谁来解放》。据有关史料记载,长江日报专栏《思想杂谈》结集成书,总印数达到270余万册,贺敬之称之为“新中国出版事业中首批出现的‘洛阳纸贵’现象”。
“当时这个册子很受欢迎,不过现在要找到一本已经不容易了。”郭晓惠放下书,又将家信和日记合订本找了出来,和长江日报记者一起回忆了郭小川和长江日报结缘的往事。
日记和信笺里,多次谈到长江日报
郭小川有三个儿女,郭晓惠是次女,在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30余年。1998年,她开始整理父亲的书信、日记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父亲诞辰100周年,这个时候回忆他的过去,我觉得特别有意义。”郭晓惠说。
1953年早春郭小川夫妇与儿子小林于武汉东湖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翻拍
郭小川的日记和书信中,多次提到《长江日报》。在1949年7月9日的日记中,他这样写到:《长江日报》已出48期,发行量1万份,讨论是否为武汉市委机关报。在他和夫人杜惠女士的通信中可以看到,他多次提到了在《长江日报》开辟“思想杂谈”专栏的情况,甚至很多年以后,他还提起这个专栏,表示非常怀念。
郭晓惠说,父亲是1949年6月调武汉,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宣传部任宣传处处长,后兼任文艺处处长,一直到1953年2月。当时,他们的家住在汉口郊外怡和村。
“当时我年纪太小,父亲后来很少跟我提起在武汉工作的经历。是在查看父亲资料时,我发现父亲曾经准备创作电影《土地》。”1951年秋,郭小川任组长,在武汉开始创作反映土地改革的电影剧本《土地》,这个工作一直延续到1953年春。后因多种原因,电影反响并不大。
唯一的一次,父女在武汉长江大桥下合影
上世纪70年代,父女俩终于在武汉重聚。郭晓惠清楚地记得,那是1972年4月。“和父亲有一段时间没见了,这一次,突然觉得父亲一下老了很多。”郭晓惠回忆,当时父亲在咸宁五七干校,因为牙病,到武汉来治病。
1972年4月郭小川与女儿晓惠在武汉长江大桥桥头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翻拍
“那次我和父亲在武汉长江大桥下合影,这也是父亲和我在武汉的唯一合影。”在一叠黑白照片中,郭晓惠拿出她和父亲的合影,记者看到,合影地点应该在武昌平湖门,背景是长江大桥。郭晓惠说当时父亲的身体已经不很好了。
郭晓惠和母亲、兄姐一起,编辑整理《郭小川全集》。凭着父亲留下的资料,郭晓惠和母亲一起,将《思想杂谈》中确定是郭小川写的文章抽出来。郭晓惠回忆,《思想杂谈》署名都是“马铁丁”,最早,陈笑雨的妻子将马铁丁杂文集中陈笑雨的文章抽出来,打算单独成书。“后来我们也把确信为父亲写的文章抽出来,但是不是就这些,也说不准。”郭晓惠说,没有准确鉴定的办法,因为要做文选,只能是这样。
郭晓惠说,已经找不到陈笑雨、张铁夫和郭小川的合影,唯一有一张在《长江日报》刊登过的照片,“看上去应该是合成的”。对此,郭晓惠觉得很遗憾。
离开武汉后,游长江念长江写长江
郭晓惠说,父亲非常喜欢长江。离开武汉北上之后,还时时念及武汉,念及长江。1970年7月15日,郭小川来武汉,与8名工人一同横渡长江。1973年,他创作长诗《万里长江横渡》。
“父亲的一生非常坎坷,但他一直都很坚定。”郭晓惠说。
郭小川女儿郭晓慧阅读父亲的诗作。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郭小川一生起起落落,特别是创作《万里长江横渡》后,再次跌入低谷。“那个年代一家人经常身处四地,父母通过书信联系。也多亏了这些书信,让我们更了解了父亲。”郭晓惠说。
在郭小川和夫人的早期通信中,他一直称夫人为“我的惠”,而落款多为“爱的川”。
许多年来,郭晓惠来武汉次数不多,最近的一次是2008年。一方面是来旅游,一方面是想看看父亲工作过的地方。“武汉变化太大了,想找到原来的房子很困难了。”郭晓惠说,当时登上黄鹤楼时,想到父亲曾经生活在这里,突然非常感慨。
郭晓惠经常在网上关注《长江日报》的新闻。2009年5月20日,《长江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马铁丁”,写下长江日报辉煌一页》。“是一个整版,我们后来出书的时候,把这个版面照片放进了书中。”郭晓惠说,以“马铁丁”笔名写杂文,是父亲相当开心的一段经历——简简单单当一名作者。
《思想杂谈》不摆架子、不教训人,只是与读者谈谈心。当时,《长江日报》刚创刊一年。
家中收藏的《思想杂谈》文集。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短短两三年时间,马铁丁在《长江日报》及其他报刊上刊发了500多篇杂文,在全国几乎家喻户晓。
随着工作变动,《思想杂谈》的三位作者有了不同的人生。其中,郭小川因为在诗歌上的成就尤其引人注目。早在抗战初期,郭小川就创作了许多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他的少年时代,就“过早地同我们的祖国在一起负担着巨大的忧患”,所以感情特别热烈,笔调特别深沉。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创作了《致青年公民》《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等富于时代气息的作品。他认为“我们处在一个意气风发、精神振奋的前所未有的时代”,所以作品中有“一种雄浑而壮丽的气势,一种高昂的调子”。他从古代辞赋中借鉴联辞结采的特点,结合现代汉语规律,创造了“新辞赋体”。时至今日,人们仍在时时纪念这位诗人。(长江日报记者夏晶)
【编辑:叶子】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