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青山:一枝一叶总关情,青山绿水红钢城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5-28 14:3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面对群众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青山区念好“原初本真”四字诀(即保持原色、守住初心、巩固本元、凝聚真情),深入推进“红色引擎共同创造”,以“五大服务载体”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以涵盖教育、医疗、养老的“民生组团”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大力促进创新创业,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孩子们放学后,在青和居社区“四点半学校”做手工
  一面笑脸墙背后的故事
  “五大载体”让群众幸福满满
  青山绿水红钢城新时代展馆里,有一面60余名青山居民的笑脸墙。“听习总书记的话”宣讲团成员吴传发宣讲《发自内心的笑》时,激动地说:“那面墙上,就有我的笑脸啊!”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的青山、作为华中地区最大棚改回迁区域的青和居片区,是矛盾问题最集中、居民群众最困难、创新社会治理最有挑战性的地区之一。青山区委念好“原、初、本、真”四字诀,即保持原色、守住初心、巩固本原、凝聚真情,努力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深入推进“红色引擎共同创造”,以“天天敲门组”“顺顺吧”“好样的工作队”“社区好味到大食堂”“四点半学校”等五大服务载体,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办好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情,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青山区在所有网格成立“天天敲门组”,由网格党支部书记或网格员担任组长,广泛发动党员群众骨干参与,探索了“真情感化法”“问计于民法”“群众议事法”“邻里结亲法”等“天天敲门十八法”,“敲”出了居民“社区我的家,共建共治靠大家”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组织“两代表一委员”、人民调解员、社区律师、社区民警以及群众威望高、热心公益的党员先锋和群众骨干组成“顺顺吧”。听取群众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调解邻里矛盾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让群众顺心顺气,促进社区和谐。
  全区78家职能部门组织在职党员干部成立“好样的工作队”,以群众诉求集中的社区(村)为重点,职能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力量下沉,助老、助残、助困、助学、助农,为街道、社区和广大居民群众提供服务。
  引入公益性社会组织运营,创办“社区好味到大食堂”,打通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公里”,让老年群体安全用餐。目前,全区60岁以上老人只用花六七块钱,就可以吃到荤素搭配、营养可口、健康实惠的“三菜一汤”或者“四菜一汤”饭菜。
  作为全国“四点半学校”发源地,青山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师资力量,引导社区团干、青教干部、“五老”队伍、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着力将“四点半学校”提升为集人格塑造、意识培养、法治教育、道德培育为一体的创新基层服务管理平台。
  一所学校的“新生”
  青山优质教育资源组团促进均衡发展
  5月18日,在武汉城市留言板进社区活动青山专场上,青山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红钢城小学各项验收工作已全部完成,9月的新学期,师生们就可以搬进新校区上课了。
  据了解,除对部分小学进行扩容外,青山区正同步推进武钢三中原址改扩建、红钢城小学新校建设及钢城十六小还建三大项目。同时,将建设一路小学、钢城二十小整合为钢城一小新校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武钢三中托管武钢实验学校,进一步擦亮名校品牌。
  青山历来重视教育,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武钢三中、市四十九中等近10所中小学名校奠定了青山教育强区地位,近年来全区中高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
  近年来,为完善并优化城市功能配套,更好地满足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青山区将优质教育资源作为“民生组团”建设重要内容,在学区制基础上,由知名高中市四十九中、武钢三中和任家路中学分别牵头东、中、西3个集团,覆盖若干初中、小学,按照就近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组团发展的思路,互联互通、共赢共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东部教育集团率先“出征”,以有60年历史的市四十九中为“龙头”,涵盖2所初中、5所小学。牵头学校负责组织每月一次的东部教育集团校长联席会,总结上月工作,商讨布置下月工作。集团学校定期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教学交流活动,各成员学校在“优课”形成过程中,共享学校网络教育资源,相互提供摄制课堂实录专业及技术支持。目前,青山“教育组团”项目正逐步向中部、西部辐射,进一步优化该区优质教育资源配置。


  今年9月将启用的红钢城小学新校区
  一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办法
  医联体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不出区”
  在青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青山区新妇幼疾控大楼将于年内开工,计划建设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新大楼,其中妇幼用房1.6万平方米,满足群众更高医疗服务需求。
  为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按照“小病在社区,大病不出区”工作目标,青山区加强服务大医院,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建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基础;筹建区公共卫生大楼,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作贡献。
  积极探索建设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现医联体内“人通、财通、医通”,促使大医院的管理、人才、资源、技术和信息逐步向下延伸。全区以市九医院、华润武钢总医院、普仁医院为龙头,与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组建分级诊疗、上下转诊的“区域医疗联合体”,初步形成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为青山居民提供价廉、方便、快捷、高效的社区医疗服务。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实行分级诊疗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之一,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区卫健局完成全区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1653人,签约覆盖率达5.50%;全区常住人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403596人,电子建档率达70.19%。同时,青山区探索以“互联网+医疗”为核心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新沟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家机构在传统签约服务基础上,利用社区580App移动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咨询、预约挂号、用药指导、预防接种预约等延伸服务。
  一套线上线下 养老体系构建
  “互联网+”助力居家养老服务
  青宜居社区居民胡秋生是“天天敲门组”发起人之一。2010年12月,他和10个青宜居社区居民一起成立了“天天敲门组”,上门劝导社区居民改变不文明习惯。随着“天天敲门十八法”等越来越多有效经验的积累,他们的服务项目也悄然增加。
  胡秋生说:“我们从原来的以上门入户关注为主,变成了如今的入户实操。主要针对社区里行动不便需要帮助的老人,给他们做家务、买菜、做饭。配合社区好味到大食堂,我们还给孤寡独居老人天天送饭,一个电话、一个微信或者是利用‘青山微邻里’平台,只要老人们有生活上的需要,都能联系上我们。对于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我们还会定点派驻志愿者服务。”
  “天天敲门组”“社区好味到”是线下解决老人生活需求的有力保障。线上的“呼贝”则成为了解决老人生活幸福的好帮手。
  近年来,青山区深入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与武汉楠山康养公司、武汉亲情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联手打造“互联网+居家养老平台”,建设了适合老年人群居家养老特点的“楠山有约”呼贝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居家老年人及子女提供智慧化的“助餐、助洁、助医和远程看护”等服务,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打造“最后一公里”服务,全区养老服务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未来,青山区将从建好一个平台、管好一个社区开始,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扎实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整合政府和社会等各方力量,构建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以互联网为链接的“四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让青山区的老年人以及更多的社会大众受益。


  青和居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为居民检查身体
  一个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品牌
  “青山杯”筑巢引凤促创业就业
  5月14日,“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2019年春季招聘会青山区(化工区)·武汉工程大学专场举行。会上,2019年第七届“青山杯”创新创业大赛正式拉开序幕。
  作为武汉市首家由区级政府主办的创新创业大赛,“青山杯”自2013年创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6届,累计参赛项目1400多个,引进和落地的优秀科技项目累计达120余个。引进培育了如武汉盛锐丰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西伯乐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淼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青山杯”大赛已成为青山区的特色名片和品牌。
  多年来,青山区委、区政府一贯重视创新创业工作,相继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每年用于创新创业的经费达到3000万元以上。全区有众创孵化平台25个,其中众创空间1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5个,总孵化面积19.1万平方米,形成了“创客服务—企业孵化—企业加速”的全链条、全要素孵化服务模式。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为服务好青山辖区大企业分流人员就业创业工作,青山区健全“四专”工作机制,即专班工作、专网服务、专项对接、专场招聘,大力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三送”服务活动。市、区联合举办大型招聘会,组织富士康科技集团、武汉钢铁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平安普惠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数百家企业参加招聘,提供岗位3万余个。区人资局、区科技局联合开展讲座活动,区总工会举办育婴师就业创业培训班。钢花街118社区居民程攀琴通过参加区人资局和武汉楚凤慧锦绣轩有限公司组织的汉绣培训,成立了自己的汉绣工作室,并带动了10名分流女工再就业,现在已经实现了盈利。
  策划:中共青山区委宣传部 撰文:李锐 覃柳玮 曹金宁 摄影:胡冬冬 陈亮
  【编辑:付豪】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