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援藏期间,妻子生病需要照顾,他做了一个特别的决定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6-03 01:2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2日讯(特派记者舒筱)“牛爸,我要跟你拍照!” 5月31日,在拉萨市塔玛村礼堂里,刘文全被藏族学生们团团围住,大家争抢着要和他合影。58岁的刘文全是拉萨实验小学东城分校最受学生喜爱的汉语老师,当天的“庆六一”活动上,穿着漂亮藏服的孩子们拥住他合影,个个笑成花。


  拉萨市实验小学东城分校三年级(13)班的藏族学生非常喜欢刘文全,总是喊他“牛爸”。特派记者彭年 摄
  刘文全援藏一年4个月了。5月7日,因独自在家生活的妻子意外扭伤引发腰病,他把妻子从武汉接到拉萨照顾,大家传颂他“既是位好老师,也是个好丈夫”,妻子在他的悉心照顾下正逐渐康复。
  53名藏族学生的课,刘文全一天没耽误;他厚积薄发创新的“小种子日记”在全校各班级播种开来,还登上了《西藏新闻联播》……
  在雪域高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刘文全写下了教师生涯最辉煌的篇章。


  在学生自由朗读时,刘文全则在班上来回走动,俯身弯腰去检查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特派记者彭年 摄
  曾经的”施瓦辛格“现在是藏族孩子们的”牛爸“
  5月16日上午10点,拉萨实验小学东城分校三年级(13)班,53名藏族学生穿着藏服佩戴着红领巾,正听刘文全老师讲语文课《我不能失信》。
  “请先自由朗诵课文,再举手告诉我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即使在高原,刘文全讲课也不用麦,他身材健壮声音洪亮,在武汉被誉为”华师附小的施瓦辛格“。随着他一声“令下”,学生们马上立起课本,调整坐姿,放声朗读。
  刘文全在班上来回走动,俯身检查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朗读结束,数十双小手高高举起,不管谁来回答,刘文全都会走到学生的面前,做出“请”的手势:“请你来说说。”待学生回答完毕,他弯下腰轻拍学生肩膀,表扬他的积极。
  在低压、低氧的雪域高原,上这样的一节课不容易,而刘文全当天上了5节。
  下了课,孩子们围住他,不时有学生开心地叫他“牛爸”,他幽默地点赞:发音标准!
  去年2月,拉萨实验小学校长冯兴娟第一次见到刘文全就印象深刻:他一身运动装,戴着鸭舌帽,骑着自行车,充满精神气。“本来担心他的年龄,想给他安排些轻松的工作,但他说‘我不是来养老的’,让我们感动。”
  刘文全干的活儿真不少,从语文老师、书法老师、开主持人课,到开讲座、参与评课和校园文化建设……老师们敬他“牛哥”,学生们叫他“牛爸”,大家看到“他发自内心享受着这份忙碌”。


  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上课是件极费体力的事情,刘文全总是激情饱满。特派记者彭年 摄
  在高原创新“小种子日记”4000多学生同步使用
  刘文全的办公桌上,码着一摞摞《小种子成长日记》,如同彩色绘本的小册子,每一册上都有“书号”“编著”等信息,翻开一看里面全是学生成长日记。
  “米拉山的隧道”“奶奶出院”“找偷看日记的人”“我生气的时候”……长江日报记者翻阅了几本日记,题材丰富,描写生动,配上充满童趣的彩绘图,好读好看。每一篇文尾,都有刘文全认真批改的痕迹,格式、标点符号、错别字他会放大标注提醒,写得好的他不吝称赞:“有味儿”“棒极了!”《小种子成长日记》成了刘文全和学生们的“心灵桥”,他说:“读孩子们的文章就像参与了他们的生活,每周都会有惊喜。”
  去年刚接班时,已经二年级的藏族学生,很多连一句汉语句子都写不顺,平时考试中汉语习作分数占比偏小,让藏族班学生对汉语习作普遍不重视,对写作也不自信。
  刘文全开发了系统、专业、趣味的绘本写作课程,从一张A4纸开始,孩子们踏上“小种子”的成长之旅。刘文全鼓励学生“留心身边事”,写作从观察开始,坚持“每周一记”“每周一画”。
  《小种子成长日记》在班级上线后,孩子们的写作天赋、绘画能力被充分激发,丰富多彩的童年时光跃然纸上。


  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刘文全会细心聆听和讲解。特派记者彭年 摄
  然而,同学们的“小种子”都在生根发芽时,也有学生出现“掉队”的现象。有些学生提起写作就害怕,为此刘文全专门趁休息时间请学生到办公室进行“一对一”辅导。藏族男孩昂旺塔顿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牛爸’在周末的时候单独辅导过我,教我如何观察身边事,怎么去写好一件事,现在我也能获得‘红旗’表扬了。”
  对一位多次“忘”交小种子日记的学生,刘文全也十分关注。他没有责怪学生,而是通过多方打听后知道,这名学生的父母都是牧民,不认识汉字不会说汉语,对孩子的汉语作业监督几乎为零。刘文全主动邀请了学生父母三次才见上面,通过藏文老师翻译,他告诉学生父母,孩子的教育父母很关键,“每天都要做三件事,一,检查布置的作业任务孩子抄了没有;二,看孩子回家是否做作业;三,有没有完成。”很快,这个“小种子”也成长了,开始写绘本日记。
  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跟上,也要让家长都能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刘文全经常会在家长群里分享学生们的作品,写得好的还会发布在他的朋友圈中,和圈内“大咖”们分享。今年3月,孩子们的文章受到《淘气包马小跳》的作者杨红樱关注,作家还发出了约稿邀请。孩子们以“藏族节日”为主题进行创作投稿,最终20篇文章刊登在《马小跳酷作文》。孩子们领到样刊和稿酬时,和刘老师一起击掌、拥抱,大家比过节还开心。
  今年4月世界读书日上,刘文全在全校分享《小种子成长日记》,传授绘本习作方法,登上了当晚的《西藏新闻联播》以及中国新闻网,这门新鲜有趣的绘本习作课,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姚颖的点赞。
  拉萨实验小学校长冯兴娟对《小种子成长日记》给予了高度评价,新颖的绘本习作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面发展,这门课程将在全校推广,让三个校区的4000多学生同步使用。


  刘文全每天骑自行车来回18公里上下班。特派记者彭年 摄
  “援藏是给最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不能增添麻烦”
  2016年,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启动,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中小学“组团式”援藏教师动员大会在华师附小召开。动员大会一结束,刘文全便向学校提起了申请,他是学校年级主任兼语文教研组长,有着近40年从业经验的他既能教书又能带徒弟,一想到去援藏他就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儿。
  然而,刘文全因为年龄严重超标而被拒,与他同龄的教师也劝他不要冒险,再过两年悠闲日子顺利退休,家人更是多番劝阻。周围的人都认为他是冲动,但是,刘文全援藏心意坚定。
  2017年底,学校赴藏教师由于身体原因没法继续援藏,需要重新派教师前去。学校召开动员大会,他再次向校长沈爱华申请:“您就再考虑一下我吧。”
  刘文全是学校的“老骨干”,校长彻底被他的执着打动,同意让他先体检。在体检单“一路飘绿”的情况下,刘文全得到了“试一次”的机会。
  出发前,刘文全在教师大会上说:“只想在有限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自己的教育生涯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没有坚定意念和教育情怀的人,很难在西藏坚持下来。”来西藏的第一周最难受,早晚温差大,低压低氧容易让人头晕胸闷,无法入眠,教师上课更会加重‘高反’症状。“
  为了保持良好的状态,骑自行车成了刘文全为自己定制的“特别训练”。在拉萨的街上,几乎没有看见骑自行车的人,骑着自行车的刘文全格外显眼。“状态好的时候半个小时可以骑到学校,又锻炼身体,也欣赏了风景。”


  刘文全夫妻俩感情很好,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特派记者彭年 摄
  今年4月底,刘文全独自在武汉生活的妻子意外扭伤腰,引发腰椎间盘突出,卧病在床,回去照顾妻子的他,内心时刻惦记着班上的孩子,为了不耽误他们的课程,他将妻子接到拉萨,边援藏边照顾妻子。
  近一个月来,结束学校工作后,刘文全立刻赶回家照顾妻子。刘文全每天6点起床,做好早餐,两人吃完,他又将头一天晚上为妻子做好的午饭放在电饭煲里,方便妻子一键加热就可以吃。
  妻子生病后学校允许他请假在家照料,但他婉拒了,”援藏是来提供帮助的,怎能因为私事给学校增添麻烦呢? 援藏是我的工作,照顾妻子是我的责任,都是我该做的”。
  【编辑:付豪】
  (作者:舒筱)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