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人民日报关注武重钳工魏红权,手工研磨精度达头发丝直径的1/70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6-21 18:0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21日讯(记者胡雪璇)一块半精加工的零件,研磨十余分钟后,像变魔术般,表面平整光亮如镜。21日,人民日报刊发通讯《钳工魏红权研磨精度达头发丝直径的七十分之一 他有双“超精密机械手”》,深入报道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钳工魏红权的先进事迹。


  魏红权正在检测精密结构件。
  报道介绍,魏红权手工研磨能达到的精度,是头发丝直径的1/70,远远超过机械设备。有时候,机器加工达不到的精度,只有魏红权的手能达到。
  报道提到,2010年,武重集团承接了某工程的加工项目,涉及世界前沿技术。由于核心运动部件的精度极高,加工难度非常大。“比如两个齿轮之间,要求几乎完全没有间隙,但齿轮咬合太紧很容易卡住,如何顺畅传送?解决好这个难题,要求齿轮间的正负误差不能超过3秒。”魏红权说,他们一般用度作为角度单位,1度的1/60为1分,1分的1/60为1秒,误差不超过3秒,难度可想而知。
  魏红权认真分析核心运动部件图纸和工艺要求,反复推敲,从加工方法、测量手段到使用的各种工具都琢磨出一套完整的加工方案。为保证装配周期,减少干扰,他白天主要完成准备工作,晚上开始操作。经过不断尝试,小心翼翼地研磨,尺度精度和角度精度一点点向设计要求靠近,一周后他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产品达到设计要求,顺利通过检测。
  在武重集团,许多重要装备出厂前,魏红权的双手就是最后一道关口。他的“超精密机械手”是达到设计精度的最后保证。


  魏红权 武重集团供图
  报道介绍,类似的机床产品综合精度超差的质量难题,近年来魏红权已解决了300多个。在一次次攻坚克难中,他先后获得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数十个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如今,50多岁的魏红权已经收了10多个徒弟,建立了自己的“创新工作室”。“艺无止境,我还将继续钻研下去。”魏红权说。
  相关链接
  这位武汉工匠获全国“最美职工”,手工研磨的零件比机械加工的还精准
  武汉“研磨大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手工磨出的零件精度能超机械
  【编辑:刘思】
  (作者:胡雪璇)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