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她将残疾女儿培养成特奥会冠军,还发起了“爱心妈妈联盟”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6-28 10:0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28日讯江岸区四唯街道六合社区居民王小玉将智力残疾女儿培养成特奥会冠军的故事,早已传遍大街小巷。为鼓励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妈妈不抛弃、不放弃,把残障孩子抚养好、培养好,王小玉发起成立“爱心妈妈联盟”。30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妈妈”们,帮扶困难家庭、资助困难学生,接力传递爱心,为他人托起新的希望。


  王小玉和女儿合影 受访者供图
  王小玉个人被授予中国好人、武汉市道德模范、武汉市文明市民、江城最美家庭之十佳母亲等荣誉称号,其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
  “不断重复”是教育孩子的唯一秘诀
  每次参加巡讲,总会有类似情况的家长问:“是否有什么特殊的教育方法?”王小玉往往回答,“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重复,只要坚持下来,就会看到希望。”她提醒家长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简单模仿他人的教育方法,应根据孩子每个阶段的不同状态,采取针对性办法。
  20多年来,王小玉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找到了希望。1997年,王小玉和丈夫迎来了女儿黄梦婕的出生。但没过多久,表现异常的小梦婕被确诊为“二级智力残疾”。相隔不到两年,王小玉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癌,需常年依赖中药、甲状腺激素治疗。
  面对命运的坎坷,王小玉依然保持乐观。女儿不会说话,王小玉一遍一遍教,简单的“爸”“妈”不厌其烦地说上百遍,小梦婕反复练习3个月终于学会。女儿不会吃饭,王小玉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教会孩子如何张嘴吃饭。6年坚持苦练,小梦婕基本学会生活自理。
  在小梦婕7岁时,王小玉带她到汉口江滩玩。看到小梦婕总是盯着玩轮滑的人看,王小玉敏感地觉察到,孩子对轮滑感兴趣。她为女儿聘请了专业的轮滑教练,买来两双轮滑鞋,每天陪女儿练习。从如何站稳、到一步步向前,王小玉将动作一步步拆解,带着女儿一点点进步。最终,小梦婕在第五届全国特奥运动会轮滑比赛中获得两金两铜。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王小玉又尝试着让她学习舞蹈、扬琴、画画。学琴时,王小玉也跟着学,回到家中,再带着女儿练习。“最开始一首特别简单的曲子,也得反复练习一个月。现在跟着老师上完一堂课,基本就学会了。”王小玉欣慰地说。
  王小玉还经常带着女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演出。如今,小梦婕长大成人,渐渐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在社区的公益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爱心妈妈”结对守望困难儿童
  2015年,在社区的支持下,王小玉成立了“爱心妈妈联盟”志愿服务队。这支志愿服务队汇聚了教师、心理咨询师、律师、社工等各行各业的“爱心妈妈”们,至今已有35人。她们结对帮助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困难学生,开展以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等为重点的帮扶活动。
  在六合社区,住着一户双胞胎家庭。出生时因大脑缺氧,以至两个孩子智力残疾,妈妈离开了家庭,奶奶患上风湿性关节炎,卧床不起,全家的生活重担落在爸爸一人身上。
  王小玉带着“爱心妈妈”们,定期帮扶,每到换季时就给孩子们送去新衣服,开学时送去新书包,逢年过节送去生活物资。还有几个“爱心妈妈”默默把钱送到社区,让社区代表她们把钱送给这个家庭。王小玉每个月都会上门和这位爸爸谈心,教他特殊儿童的照顾和沟通办法,坚持三年为这个家庭送去温暖。
  仅去年,“爱心妈妈联盟”参加志愿服务50余次,服务居民1000余人次,获得武汉市最佳服务项目的荣誉称号。目前,“爱心妈妈联盟”成为全市极具影响力的巾帼志愿服务团队之一。(记者陈俞 通讯员周剑书 叶菲)
  【编辑:叶子】
  (作者:陈俞)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