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校诚信教育做得好:展示学生自制护肤品,让师生体验自觉付费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9日讯(记者胡蝶 通讯员夏璐)学生自制生物护肤品,按成本价以无人超市的形式供校内师生选用,诚信品质和职业认知都得到培养。7月8日,长江日报记者在位于青山区红钢二街的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第二教学楼一楼,看到这间“诚信之屋”。

学生们自购产品后主动投币。记者胡蝶 摄
十平方米的小屋内,放着一台冰箱和一张桌子。冰箱里放着润唇膏、柔肤水、卸妆油、洁面慕斯、乳液、精油手工皂、面膜等各种护肤品。桌子上放着无现金支付二维码和一个透明投币箱。
每天早上7时上课前,一名同学负责打开“诚信之屋”的门,然后全天无人值守。课间,师生们来逛一逛,看到喜欢的物品,只要按标示的价格,自行把现金放入投币箱或扫码支付,便能带走它。

王家太老师带领学生们自制生物制品。记者胡蝶 摄
这些产品在市面上见不到,它们由该校生物特色社团的学生亲手制作、灌装,原料有玻尿酸、甘油、玫瑰精油、氨基酸等,按成本计算,15克的眼霜仅标35元,50克的乳液仅25元。
高二学生郭世杰和夏晓宇,负责每天中午课休时到“诚信之屋”清点一次冰箱里的货物和投币箱里的钱数,并做好账目。他俩管理了一年多,“货物取走的数量与钱款回收的数额基本一致,没有什么遗失,有时候发现钱少了,第二天又会多出来,有人自觉来补齐了”,郭世杰说。
去年3月,为了给学生制作的产品找个出路,培养学生的职业体验和诚信品质,四十九中教师、生物教研组组长王家太在校内创办了“诚信之屋”。经过一年多运行,学生的诚信素养得到彰显,高中生对未来人生职业规划也有了提前认知。
课余爱好生物实验的喻杨依琳说:“我们严格按照配方制作护肤品,不掺假,不加防腐剂。”同学们做到诚信生产,也做到诚信购买,自行挑选,自觉付费。
参与“诚信之屋”账目管理的夏晓宇说,他今后想从事金融管理的工作。还有一些参加生物社团活动的同学说,知道了创新创业、产品研发、产品代理是怎么一回事,懂得了做职业规划,克服了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心理障碍,学习动力也更足。
45岁的王家太说:“我的初衷就是要打破孩子们对未来、对创业的神秘感。作为一名教育者,如果能够成就一批学生,足矣。”
【编辑:金鑫】
(作者:胡蝶)

学生们自购产品后主动投币。记者胡蝶 摄
十平方米的小屋内,放着一台冰箱和一张桌子。冰箱里放着润唇膏、柔肤水、卸妆油、洁面慕斯、乳液、精油手工皂、面膜等各种护肤品。桌子上放着无现金支付二维码和一个透明投币箱。
每天早上7时上课前,一名同学负责打开“诚信之屋”的门,然后全天无人值守。课间,师生们来逛一逛,看到喜欢的物品,只要按标示的价格,自行把现金放入投币箱或扫码支付,便能带走它。

王家太老师带领学生们自制生物制品。记者胡蝶 摄
这些产品在市面上见不到,它们由该校生物特色社团的学生亲手制作、灌装,原料有玻尿酸、甘油、玫瑰精油、氨基酸等,按成本计算,15克的眼霜仅标35元,50克的乳液仅25元。
高二学生郭世杰和夏晓宇,负责每天中午课休时到“诚信之屋”清点一次冰箱里的货物和投币箱里的钱数,并做好账目。他俩管理了一年多,“货物取走的数量与钱款回收的数额基本一致,没有什么遗失,有时候发现钱少了,第二天又会多出来,有人自觉来补齐了”,郭世杰说。
去年3月,为了给学生制作的产品找个出路,培养学生的职业体验和诚信品质,四十九中教师、生物教研组组长王家太在校内创办了“诚信之屋”。经过一年多运行,学生的诚信素养得到彰显,高中生对未来人生职业规划也有了提前认知。
课余爱好生物实验的喻杨依琳说:“我们严格按照配方制作护肤品,不掺假,不加防腐剂。”同学们做到诚信生产,也做到诚信购买,自行挑选,自觉付费。
参与“诚信之屋”账目管理的夏晓宇说,他今后想从事金融管理的工作。还有一些参加生物社团活动的同学说,知道了创新创业、产品研发、产品代理是怎么一回事,懂得了做职业规划,克服了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心理障碍,学习动力也更足。
45岁的王家太说:“我的初衷就是要打破孩子们对未来、对创业的神秘感。作为一名教育者,如果能够成就一批学生,足矣。”
【编辑:金鑫】
(作者:胡蝶)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