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学习两月,83岁老人看一眼就知是“什么垃圾”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7-24 19:3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孙建奎正在厨房分拣垃圾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24日讯(记者陶可祎 通讯员刘洪凯)7月24日清晨6时,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中建福地星城小区,83岁的孙建奎像往常一样早起,从冰箱中拿出胡萝卜和青菜,拆掉包装,将塑料袋丢进脚边自制的“其他垃圾桶”,打理完胡萝卜和青菜后,将萝卜皮和摘掉的菜叶扔进“厨余垃圾桶”,动作非常熟练。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孙爹爹厨房里有两个垃圾桶:“厨余垃圾桶”用油漆桶制成,套上塑料袋方便盛装瓜蒂、菜叶、蛋壳等湿垃圾,“其他垃圾桶”是红色的塑料桶,用来丢包装袋、纸碗纸杯等干垃圾。
  两个月前,孙建奎还是不清楚垃圾如何分类的大龄“小白”。5月22日,小区正式实行垃圾分类,社区工作人员经常上门讲解垃圾分类常识,孙建奎觉得,“这是件蛮好的事情”。
  刚开始,孙建奎也因“垃圾如何分”头疼不已:吃剩的西瓜皮是“厨余垃圾”,而较大的牛骨和筒子骨则是“其他垃圾”。他常常刚把饭菜摆上桌,就开始纠结该如何处理垃圾,“吃饭5分钟,分类半小时”。
  好在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解惑。现在,孙建奎不仅能熟练地分类投放,还成为指导儿女们垃圾分类的“专家”。不久前,他去女儿家吃饭,看到女儿用塑料桌布裹住剩菜碎骨就往“厨余垃圾桶”里扔,他当即阻拦:“用过的桌布属于‘其他垃圾’,可不能一起丢。”
  最近,他发现小区内变化挺多:单元楼门口多了两个标有“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小区垃圾站重整一新,增设两套智能回收箱;楼道内、花丛中、广场上垃圾分类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全媒体科普视窗大屏上每天循环播放垃圾分类动画……
  在孙建奎看来,小区垃圾分类氛围越来越浓,“大家的环保意识都提高了,我打心底里高兴”。
  【编辑:朱曦东】
  (作者:陶可祎)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