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响应联合国“儿童友好型城市”全球倡议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7-26 09:2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城市的未来,城市有责任为儿童搭建有益其成长的友好环境。一座城市如何对待儿童,是其文明程度的最高体现。


  在武汉儿童医院康复治疗中心的运动训练单元,治疗师正在利用手法、悬吊、辅具等对儿童进行肌力训练。
  创建联合国“儿童友好型城市”(Child Friendly City,简称CFC),是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联合国第二次人居环境会议(1996年)上提出的全球倡议,旨在从儿童权利出发完善城市的儿童友好程度。
  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目标,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致。2019年4月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爱儿童、共享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合作倡议。
  23日,武汉市妇联、武汉市妇儿工委办、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召开武汉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全国专家研讨会,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家和国内有关专家为武汉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言献策,共同呼吁全社会关注儿童、爱护儿童、尊重儿童,提高全社会对“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知晓度和参与率。


  孩子们在武汉市青少年宫的体育馆里学练乒乓球。
  助推“三化”大武汉建设,市妇联、市妇儿工委办呼吁
  把儿童权利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
  一座城市如何对待儿童,是其文明程度的最高体现。市妇联向与会专家们介绍,武汉具有3500年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武汉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地,也是国内科教名城,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汽车产业和商贸流通产业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武汉还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美宜人的自然景观和友好热情的人文环境。特别是近年来,武汉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努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开启了全面复兴大武汉的新征程。
  作为《儿童权利公约》196个缔约国之一,中国拥有位居全球第二位的儿童人口基数(2.79亿),却无一例国际认证的儿童友好城市。目前,深圳、长沙已将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陆续开展相关工作。“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成为我国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广大儿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保障儿童合法权益。武汉城市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城市品质提升诉求日益强烈,参与创建联合国“儿童友好型城市(CFC)”将大力提升我市国际知名度、美誉度与城市竞争力。
  “为什么要关注儿童?关注儿童就是关注全社会。”
  2019年5月30日,联合国人居署与武汉自然资源规划局、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代表在内罗毕续签3年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新城市议程”框架下加强合作,进一步加强专家交流,为中国和其他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佳范例。今年,市妇联、市妇儿工委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联合国人居署、儿童基金会和其他联合国有关机构组成专家技术团队,通过开展专题调研、举行专家研讨等前期工作,提出了初步设想和工作建议,内容包括挖掘武汉特色,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关注儿童需求,引领以人为本的精细化治理升级等等。


  江汉区友谊青少年空间,孩子们参加暑期活动。
  武汉应该如何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如何进行战略规划?23日的研讨会上,专家们展开了讨论,认为武汉儿童空间载体多元,招才引智初见成效,优势明显。
  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市妇联负责人表示,将以研讨会为契机,坚持儿童优先,明确核心理念,做好顶层设计;站在“引领时代、引领未来、引领世界”的高度,高起点规划推进武汉市“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积极拓展,实现由“儿童友好型社区”向“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
  市妇联呼吁,社会各界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把儿童权利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全面落实《武汉市儿童发展“十三五”规划》,努力创造对儿童越来越友好、越来越亲和宜居的环境。
  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
  武汉具有关爱儿童的良好人文氛围
  武汉儿童医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四家儿童医院,武汉市青少年宫是新中国第一批建立、至今仍是全国在中心地段单体最大面积的青少年宫……市妇联介绍,武汉历来注重儿童工作,在关爱儿童方面有很好的人文氛围和基础,2000年,武汉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儿童工作标兵城市”称号。近年来,武汉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升,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已达109个。
  专家们认为,武汉具有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现实条件和资源特点:
  儿童人口基数大、城市发展潜力强。
  截至2018年底,武汉市0-18岁儿童户籍人口数量为147.8万,占总人口比例为16.7%,这一比例高于上海(户籍人口)的12.1%,接近深圳(常住人口)的18.9%。近5年数据显示,随着新生儿数量逐年不断攀升,我市儿童人口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浓厚、儿童空间载体多元。
  武汉大江大河、百湖密布的自然空间格局全球罕有,同时也是长江文明发源地,有多处博物馆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街巷,创建工作拥有天然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空间载体。
  招才引智逐见成效、儿童友好汇聚人才。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科教基地,近年来,“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引发全国关注,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武汉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什么是“儿童友好型城市”
  199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下简称联合国儿基会)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以下简称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起“儿童友好型城市” (Child Friendly City,简称CFC)建设的全球倡议,通过建设安全、包容、充分响应儿童需求的城市和社区,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使儿童享受到平等对待,能够表达意见,享受基本服务,享有安全环境的儿童成长环境,为每个儿童提供愉快的童年时光。
  该倡议致力于实现《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儿童权利的城市、城镇、社区或任何地方政府体系,在这些城市或社区,儿童的心声、需求、优先事项和权利是影响到儿童生活及未来的公共政策、程序、决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全球3000多个城市和社区参与倡议
  联合国“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提出至今,全球已有3000多个城市和社区参与 “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其中,丹麦哥本哈根、德国慕尼黑、加拿大多伦多、日本大阪、美国丹佛等,都是知名的“儿童友好型城市”。
  考虑到不同城市在文化环境、地方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性,联合国儿基会并未制定统一的创建标准,但提出了明确的建设步骤、3条基本认可标准与5项目标领域。
  根据官方建设指南,这是一项针对地方特征进行改善的持久性工作,包括6个基本步骤:成立地方协调委员会;与儿基会签署谅解备忘录;进行现状调研后明确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根据监督框架评估成效;由儿基会进行评估与认证。
  全球通行的3项基本认可标准是:在5项目标领域内,确保有成效;倡导有意义和包容性的儿童参与;致力于消除地方政府在政策和行动上对儿童的忽视。
  5项目标领域是:儿童应当受到政府的尊重与重视;儿童有权表达自己的意见,任何与儿童有关的政策都需要考虑他们的意见;儿童都能获取优质的基本社会服务;儿童能够生活在安全、可靠、清洁的环境;儿童都有机会与家人一起享受游戏和娱乐。(本版撰文:刘媛 黄征 汪甦 摄影:何晓刚)
  相关链接
  国内外8名专家建言献策,关注武汉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
  【编辑:刘思】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