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复活百年大钟,只要一个理由就够了 | 长江评论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8-13 21:0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李尔静
  近日,长江日报持续关注了临江大道百年钟楼停摆十多年一事。
  “复活百年大钟,让钟楼重新敲响”,是武汉城市留言板收到的众多市民的留言,可见市民对这一“城市文物宝贝”的关切之情。


  临江大道上的百年钟楼 记者汪洋 摄
  百年钟楼的确是“文物宝贝”。钟楼即为1911年建成的武昌第一纱厂办公楼旧址,2008年列为湖北省文保单位,位于长江第一观景台的对面,与江汉关钟楼遥相呼应,是武汉城市文化地标之一。
  陪伴老武汉百年风雨的钟楼,自然牵记着市民的情感与记忆。而从外地人眼光来看,一座地标上的钟楼,居然长年停摆,这恐怕也与现代化大都市的形象不符。
  从2000年起,就有市民呼吁复活这座百年钟楼,但一晃将近20年,百年大钟依然停摆如故。
  问题卡在哪里呢?此事涉及三个单位:文旅管理部门,代表政府主管文物保护;钟楼业主方,武汉建工富强置业公司;钟楼使用方,九五四方文化传播公司。文旅管理部门依据《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所以将修缮责任归于业主方。业主方说,零件都找不到,所以修不了。使用方也建议过业主修钟,但因为要报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没有获批。
  三方说辞,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似乎谁都没有错,但是问题就是解决不了。
  但一个圈看下来,症结就很明显了,保护文物,一要经费,二有责任,谁来主动挑这个担子?业主方在接受采访中就透露,修钟要花钱,花了钱还不一定修得好,修得好还不一定能保证不会坏,所以犹豫不决。


  记者汪洋 摄
  其实不只武汉这座百年大钟,类似事件在国内也不少。不可移动文物由私人或集体拥有的,理论上归所有权人修缮,比如老房子,老建筑,里巷,弄堂等。但作为个人,责任大,收益小,受制于技术和资金,普遍“不愿修”和“不会修”。会修的文物保护单位,则宁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使用方,也不愿主动承担文物保护的责任。这样,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成为一个普遍困境。
  困境存在,是不是不能突破呢?私人老房子需要保护,上海和南京出现过三方坐下来好好商量,通过协商,将产权移交政府,由政府出面修缮的事例。上海浦东和广州则已有地方立法,建立文物修缮专项资金,私人修文物,政府来补助,从而破解了非国有文保的难题。
  可见,问题要是不想解决,可以找一千条理由,而要是想解决,只要一条就够了。
  让停摆的钟楼复活,武汉市民已经呼吁了将近20年。武汉这座现代化大都市,难道救不活一个百年老钟?汉口江汉关的钟声能响,而武昌的钟楼不能吗?现在,所涉各方应该少一些“不是我的事“,多一些“这是我们的事”,少一些借口和托辞,多一些责任心和使命感,让百年大钟尽快“活”起来。
  相关链接——
  “守钟人”时隔18年进入临江大道百年钟楼,发现大钟机芯和重力砣已不知去向
  临江大道百年钟楼停摆多年已封闭,业主单位回应:修过多次,难在找配件
  临江大道百年钟楼停摆多年,该不该恢复报时?
  临江大道百年钟楼停摆多年,网友盼它“复活”,使用方说……
  【编辑:彭向东】
  (作者:李尔静)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