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城市基础设施不只是“路桥隧”丨长江评论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8-23 06:3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评论员 华智超
  武汉推进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迎难而上“啃硬骨头”。相比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局部改造,今年起武汉将用3年时间完成全市中心城区1160处设施的整体改造工作,目前实现年度目标“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随着时间推移,二次供水设施老化、水压不足、地下管道漏水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许多城市普遍存在的“城市病”。设定时间表,一步一步推进,系统解决二次供水难题,这是当前备受市民期待的民生大事。
  解决二次供水问题,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仗之一。当前,武汉在制约城市发展的短板、弱项上,加快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有的是补欠账,有的是优化提升,面对问题不回避,敢“啃硬骨头”。这些基础设施,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关系着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说到城市基础设施,有人认为基础设施就是“路桥隧”。四通八达的公路、大桥、隧道、地铁,是城市“看得见”的硬件设施,也是现代化都市的直接体现。相比而言,二次供水、老旧小区改造等等这些“看不见”的设施,容易被忽略,或者认为不那么“基础”。 武汉加速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尤其要打破这种认识误区。
  以公路、桥隧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工程性基础设施,承担着城市的功能运转。现代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一座现代城市的发展崛起,必定要经历一段筑路、架桥、挖隧等工程建设的高潮时期。武汉经历着大建设、大发展,各方面城市工程建设做着“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譬如,正是“上天入地、连通九州、通达全球”的城市交通体系,舒展起大城骨架,全方位提升城市辐射引领作用,对此,千万武汉市民是有目共睹的。
  除此之外,地下管网、水、电、气、医院、学校、养老等等,这些城市工程性或社会性基础设施,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基础设施,看起来好像没有路桥隧那么显眼,有的埋在地下,我们甚至连看都看不见,可实际上,我们对这些设施日用而不觉,日常生活与之休戚相关,一天也离不开。
  这些基础设施特别是社会生活基础设施,很直接地呈现为一种生活感受,写在群众心里。许多群众的最急最盼,都是围绕着用水、用电、看病、上学等生活难题。人们要追求美好生活,在高品质的城市空间施展丰富的生活想象,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企业投资、人口流动,看一座城市的硬件,也看她的软件,高效的城市服务,便捷、优质的医疗、教育,更精彩丰富的文化娱乐,都要以这些社会性基础设施作为坚强的后盾。
  武汉加速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各方面建设逐步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全面理解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如果任何一处存在短板,未来都可能成为掣肘,回头补课的成本也将远甚于今天。
  【编辑:毕婷】
  (作者:华智超)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