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共引进诺奖获得者8人,医学领域巨匠为何偏爱武汉?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24日讯研究可穿戴医疗设备实时监控身体情况、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关节置换……24日,“乔治·斯穆特诺贝尔奖工作站”落户江汉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江汉区政府机关大楼内举行,这也是江汉区引进的首个诺奖工作站。
乔治·斯穆特教授与企业代表共同揭牌。记者曹欣怡 摄
据了解,该诺奖工作站由武汉华创生命科学孵化器有限公司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基因中心设立,旨在引进国际生物保健领域顶尖人才,加强技术与市场结合,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抢占大健康产业科研高地。
“此次与乔治·斯穆特教授共建诺奖工作站,是顺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需要。”中心副主任冯博宇表示,未来,工作站将发挥技术咨询、人才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成果,为将武汉打造成为生物医疗及健康领域的全球高地贡献力量。
据了解,今年江汉区围绕科技产业生态示范区战略定位,积极构建“一区四高地”战略布局,打造科技产业生态示范区,引进3个“院士工作站”,聚集了大量的创新创业资源。“诺奖工作站对未来健康发展的影响是我们所期待的。江汉区将在政策和资金上加以扶持,通过科技服务业发展带动科技产业的提升,从而促进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结构的优化。”江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宇宙胚胎学之父”
将高端技术引用到生命科学领域
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乔治·斯穆特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2006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誉为“宇宙胚胎学之父”。
诺贝尔奖得主乔治·斯穆特教授。记者曹欣怡 摄
目前,乔治·斯穆特教授活跃于生物医学电子信息技术开发、生物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开发、生物医学诊断仪器开发及其他先端医学生物技术开发等领域,致力于将物理高端技术与医疗器械产品相结合,其中部分医疗产品还被美国宇航局NASA采用,应用于美国宇航局的太空医疗计划。
对于此次合作的前景,乔治·斯穆特教授十分看好:“最关键的一点,是把物理的精确测量技术,应用在生命科学的前沿方面,把传统的医学变成精确化治疗。”比如,可以把小孩子的干细胞储存起来,通过DNA检测,尽早干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生活方式及先天性带来的遗传性疾病及基因突变。
乔治教授表示,他很期待能把医学人工智能、医学诊断仪器开发等技术应用到这个合作平台上来。“诺贝尔奖工作站设立在江汉区的意义,在于可以把重大的题材、先进的概念、科学家和临床医院进行结合,从而加快技术向医学的转化速度。”
诺奖工作站“遍地开花”
医学领域巨匠为何偏爱武汉?
据悉,诺贝尔奖工作站是以全球范围内诺贝尔奖获得者团队为依托,立足于地方特色,致力于全球高端物理、生物、医疗等产业的发展,并以此工作站为平台,吸引更多的科学家加入工作站进行科学研究。
2017年12月,我市首个诺奖工作站“花落”光谷,引进了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特穆特·米歇尔。自此,2014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索尔、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兰迪·谢克曼等数位诺奖得主又相继与江城“结缘”,在生物医药等领域贡献专家智慧。
医学领域诺奖得主缘何如此“青睐”武汉?或因武汉发展大健康产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全市拥有27家三甲医院,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其中江汉区就有医疗卫生机构292个,医院15家,协和医院、亚洲紧急救援中心等优质医疗资源集聚;拥有大健康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和亚洲首个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在大健康领域,引入6位诺奖得主、27位院士、28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预计到2035年,全市大健康产业总收入将超过2万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8月24日,武汉共引进诺奖获得者8人。
(记者曹欣怡 通讯员朱素芳 李良伟)
【编辑:刘思】
(作者:曹欣怡)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