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长江日报率先报道引发全国关注,新华社长篇通讯讴歌地大教授李德威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9-09 07:32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杨佳峰)8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迸发生命的无限炽热——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的赤子之歌》,热情讴歌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科学报国的一生。

  2012年,李德威在阿里地区进行野外调查(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新华社长篇通讯全文6700字,文章说:从矿产找寻到构造假说,从地震预测到地热勘探,李德威毕生的研究,无不深深扎根大地,无不紧紧围绕国家和人民所需。

  通讯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分别是:一生大地行;不移报国志;甘当燃灯者。除文字稿外,在新华社客户端同步推出了6分钟视频,通过李德威家人、师友、弟子等的同期声回忆和青藏高原、汶川地震等工作场景的展现,再现李德威科学报国的精神追求。

  李德威在病床上召集学生开组会(2018年9月3日摄) 新华社发

  2018年9月14日,李德威因病逝世,享年56岁。长江日报在本地媒体中率先报道李德威先进事迹:在重症监护室用颤抖的手两次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纸条;将生前11次青藏高原历险故事作为礼物送儿子;在汉住院的17天每天病床上工作不辍并在病房开“组会”坚持科研。长江日报记者还奔赴武汉、麻城、海南、西藏多地采访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李德威。

  生前默默无闻,为何去世后名动天下?他的理论至今无定论,为何学术界一致纪念他?为何身处高冷的地矿学界,他的声望却广布社会?长江日报用持续半个月的时间、25篇报道回答了这些疑问。

  长江日报报道被多家主流网站或公众号进行了转载。在长江日报报道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相继用长篇通讯的形式报道了李德威生前先进事迹。李德威后被教育部追授为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其遗物。

  迸发生命的无限炽热——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的赤子之歌

  (新华社武汉9月8日电,本文有删节) 新华社记者邹伟 陈聪 李伟

  一个人对大地的情,可以有多深?奔走世界屋脊近30年,他用双脚丈量大地,行程超过8万公里。最后的遗愿,是骨灰撒葬青藏高原。

  一个人对科学的梦,可以有多纯粹?为了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哪怕艰辛寂寥,哪怕鲜有名利,哪怕献出生命,他也从未犹豫。

  一个人对祖国的爱,可以有多炽热?以科学报国,他如同一盏燃灯,燃烧着生命,却在56岁猝然熄灭。弥留之际,他用最后的气力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他是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

  一生大地行——“地质科学的任何重大理论创新都充满艰辛坎坷,但相信最终对国家和人民有益。”

  西藏定结,晌午烈日正毒。

  “咚——铛——”

  李德威瘦削的身影,紧贴几乎与地面垂直的岩壁,一手紧攀岩角,一手紧握地质锤敲击着山岩。

  往上,是斧劈刀砍的绝壁;往下,是深不见底的深谷。

  突然,一块石头从崖上滚落,砸中他的额角,鲜血立时流淌下来,与汗水混在一处。他抬手抹了抹,继续向上爬。

  这攀登险峰的一幕,映衬出他相约大地的一生。

  1990年,28岁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讲师李德威初上青藏高原。让李德威如痴如醉的,不是高原美景,而是那些裸露的岩层、丰富的地貌。

  因为构造独特、演化过程复杂,青藏高原被公认为地质工作“最佳野外实验室”。

  当时,李德威正在参与西藏的一个成矿预测项目。同时,他在青藏高原上发现了一些用主流的板块构造学说难以解释的地质现象。

  他不讳言质疑:权威学说也存在局限性,能不能挑战?

  非议扑面而来:“板块构造学说研究那么多年了,是你一个年轻人说挑战就挑战的?”

  当时,已有外国学者提出以青藏高原为切入点,建立“超越”板块构造学说的大陆动力学理论。

  “青藏高原是开启大陆动力学理论的‘金钥匙’。”一团旺盛的火,在李德威心中升腾:中国一定要先掌握这把“金钥匙”,走在世界前列!

  求证质疑,除了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从那时起,李德威每年都要花2至3个月的时间,奔波在世界屋脊。从羌塘到喜马拉雅,从可可西里到阿尔金山,从阿里班公错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他将地质考察坐标定在了中国乃至世界最艰苦的地方。

  高原地质科考,甘苦自知。

  氧气稀薄的高原上,即使空手走路,人的心脏负荷也相当于在平原背几十斤重物爬坡,更何况是攀爬崇山峻岭,进行体力消耗极大的地质勘测。

  总跑在队伍最前面,总把最险、最长的路线留给自己;不仅能走下来,还经常背回沉甸甸一大包岩石标本;更创下一天走70公里的纪录……李德威单薄的身躯,似乎藏着超乎常人的能量。

  躲过棕熊、野狼,遭遇过雪崩、塌方,卡在过江的溜索上命悬一线……十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都挡不住李德威每年如候鸟一般飞赴高原科考的执着。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这么苦?

  “如果热爱一样东西,你会看到她的魅力,而不是艰苦。”李德威更清楚:如果只在实验室里测试数据,支持主流的观点,易于发表文章,却难出重大创新成果。

  近30年来,李德威立足实证研究,提出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用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解释了青藏高原的地质现象。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一系列创新理论,初步形成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体系。

  脚踏山川大地,方能仰望浩瀚星空。

  “德威以实证研究挑战传统,在理论创新上很有建树。”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懂他:“根据地质构造的实际情况和基本特征,构建自己的认识和框架,而不是在国外已经形成的‘笼子’里走,这样才有潜力和基础实现重大理论的突破。”

  不移报国志——“实现‘取热、减灾、减排’,助力中国更快崛起,就是我最大的理想!”

  翻开李德威生前用的笔记本,出现最多的,就是“取热、减灾、减排”。

  为了这六个字,他加速燃尽了人生的最后十年。

  2008年5月,汶川发生地震,学校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李德威主动请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被灾区的满目疮痍深深刺痛,他落泪了:“地震造成的损失太大了,一定要想办法预测。”

  他作出决定:调整研究方向,依托自己的地质构造学术成果,转向中长期地震预测。

  东昆仑、汶川、玉树……李德威一次次奔走在震区,熬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其他课题都被搁置;没拿到科研经费,自掏腰包数十万元,请专家做学术支持,垫付差旅费、会议费,资助研究地震的民间机构。资金困难时,他甚至想抵押自己的房子……

  “白天调研、学习,晚上内部讨论,几乎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对李德威超乎寻常的执着,学生陈继乐记忆犹新。

  这份使命感,甚至让他将生死置之度外。

  2009年8月,李德威又出现在汶川震区。

  一个近300米长的堰塞湖,挡住了前往一个重要地质观察点的去路。湖边有一艘抗震救灾留下的小救生艇,但只能容纳两人乘坐。

  “你们两个人划艇过去,其他人在原地接应。”李德威给随行的学生们做了安排,“我自己游过去。”

  “不行!李老师,那样太危险了!”看着两侧悬崖陡立,山石摇摇欲坠,学生们极力劝阻。

  “我水性好,不要担心!”

  令人担心的一幕还是发生了:李德威游到湖中间时,突然,两侧悬崖乱石落下,砸在湖中溅起高高的水花。

  岸上的人揪紧了心。李德威拼命加速,终于安全游到对岸,带着学生采集样品。

  这份使命感,让他遭受重挫也绝不放弃。

  2013年,经学校推荐,李德威获邀参与国家某部委牵头的卫星预测地震信息的重大专项,牵头负责其中一项地震机制与预测课题的申报。

  李德威马上赶赴北京,一干就是两年。

  他倾注心血,却未能得到课题项目,由此陷入事业低谷。

  “德威,听我一句,你能不能先写几篇文章,做几个别的项目?”

  学校后山的小饭馆里,看着落寞的弟子,年过八旬的导师杨巍然教授心疼地劝告。

  “杨老师,我跟您说心里话,我搞科研为的不是自己的名利,而是服务于国家、人民。”李德威眼中闪动着光芒,“再难我也要干!”

  新的研究思路,正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成型——

  李德威认为,深埋地下的干热岩所蕴含的热能,可称为固热能。如果聚集的固热能大量集中释放,就会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如果把聚集的固热能提前、缓慢释放掉,可以减小灾害的破坏性;同时,对固热能大规模利用,将实现“取热、减灾、减排”,一举三得!

  为了与科学界同行交流学术思想,他先后两次作为执行主席,主持以强震预测和地球深部地热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为地震预测和地热资源利用鼓与呼。

  这是一幅让他激动不已的图景:根据有关调查评估,我国蕴藏的干热岩总量中,按照一般可开采最低比例2%计算,相当于我国一年能源消耗量的4000倍以上。

  “从可再生的动态视角评估,干热岩蕴藏量更为巨大,开发利用前景更加可观!”

  他坚信自己的追寻:当年,李四光等老一辈地质工作者艰苦奋斗,帮助中国摘掉“贫油国”帽子;已故的马杏垣院士等地质学家创建构造解析学,升华构造理论;在新时代,开发利用固热能,国家崛起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循着大地指引的报国之路,李德威倔强而坚定地走向远方。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

  此时,他已在病中,却颇感欣慰:

  根据自己的原创理论,他作出地震预测的区域内,发生了多次地震;他为灾后重建提供的基础地质资料和可行性建议,有望发挥作用……

  生命之炬熊熊燃烧,照亮他心中未曾改变的梦想——

  “我想像李四光那样,当个地质学家,让国家不再受穷,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大别山腹地,湖北麻城,李德威老家。家人和同学依然记得,那个瘦小的农家孩子立下的大志向。

  多年来,母亲总在电话里叮嘱:“把自己照顾好,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造福,就是最大的孝心!”

  人生路上,他曾经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李德威拒绝了留在国外工作的邀请。他对妻子说,外国再好也是别人的国家,只有自己的祖国好,才是真的好。

  多年后,仍有人不解:德威,你真的不后悔吗?

  “我是中华子孙,理所当然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他笔记本上的这段话,就是他的回答。

  甘当燃灯者——“他在与死神赛跑,一心想抓住最后的时间,安排好身后的科研。”

  2018年5月5日,海南海口。

  近200名地热专家学者齐聚于此,出席李德威组织召开的“干热岩选区、勘探和开发学术研讨会”。

  演讲台上,李德威介绍着自己原创理论的海南实践,憔悴的脸上写满振奋。

  不到两个月前,在李德威的主持下,海南澄迈打出中国南部第一口温度超过185摄氏度的干热岩钻井,为我国新能源事业展现出美好前景。

  李德威作完报告回到座位,坐在一旁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吕新彪教授发现他满头虚汗、手一直抖。一问才知道,从主持钻探到筹备会议,他一直在强撑身体。

  研讨会落幕当晚,微信被四面八方的祝贺“刷屏”,李德威却隐隐担忧:才刚刚看到成功的曙光,却感到身体的气力在一点点抽离。

  仿佛是给自己注入一剂强心针,他更新了朋友圈:“瞬间变老,雄心不死。”

  几天后,在武汉家中迎候的妻子夏芳,看见出现在门口的人,愣住了。

  李德威裤腿好像包着两根骨头。以前每次进门都大喊爱人名字的他,此刻声如蚊呐,面白如纸,站着都打晃。

  在妻子“胁迫”下,李德威住进了医院。

  几经会诊,李德威患上的是噬血细胞综合征。这种病罕见且凶险。

  专家给出解释:他太拼了!长期积劳成疾,免疫功能全线下降,导致免疫系统异常。

  在武汉住院时,为了学生的博士论文答辩,李德威强令弟弟扶起自己,从病房赶到学校。路上,他只能躺在车里;坐在教室,他直不起身子,却坚持宣读完导师评审意见,勉强站立片刻留下师生合影。

  6月,李德威病情加重。

  化疗、骨穿,他都不喊疼,大把的药,二话不说就咽下去。

  9月9日,武汉普仁医院。李德威的病房里突然来了10多名学生,坐得满满当当。

  “这么多人?病人感染风险太大了!”医生向外赶人。

  夏芳也急了。她想起从北京转院回武汉前,医生悄悄跟她说的话:“德威教授的时间不多了,让他回去好好休息吧。”

  李德威虚弱地摆摆手:9月开学了,同事和学生都等着他,前一段治疗期间搁置的固热能开发事宜也亟待解决。

  进重症监护室前,李德威最后一次把大弟子刘德民叫到床前。

  “德民,你们一定要把干热岩研究继续下去。华北、东南,还有青藏高原,地热能比较富裕,以后要多去这些地方。”

  在李德威心里,有着太多遗憾:离大规模开发利用干热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的地球系统动力学假说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

  他的手中,攥着一封给国家领导人的信:

  “由于我突患重病,遂急呈此信,望能上利国家人民、下慰平生理想……我愿意将我的固热能开发利用及地震监测预测一体化思路、方法技术全部奉献出来,助中国快速崛起。”

  尾声:生命,与祖国大地同在

  2018年12月26日,武汉冬雨纷飞。

  李德威教授追思告别仪式在石门峰公墓举行,数百人来到这里,寄托无尽哀思。

  背景墙上,是李德威的影像:站在高原雪山前,摆出“V”字形手势,娃娃脸上挂着微笑。

  时针拨回三个多月前。9月10日晚,普仁医院,重症监护室。

  “李教授,您醒了?感觉怎么样?”

  主治医生看到李德威似有活动,赶紧到床边查看。病人枯瘦的手突然抓住她的衣角,喉咙里发出一串沙哑的声音。水雾弥漫了呼吸机,却再也听不清楚了。

  医生拿来纸笔和垫板,把床抬高,扶着他写字。

  豆大的汗滴,从额头滑落。他用颤抖的右手,一笔一画吃力地写着: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

  这十个字,是李德威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告白。

  2018年9月27日,一辆越野车驶出拉萨市区,沿着静静流淌的拉萨河,驶入冈底斯山区。

  “我还想再上一趟青藏高原。”

  耳边回响着恩师生前的话,刘德民双手捧着骨灰坛,在山脚下的拉萨河边伫立良久。

  “李老师,我们把您带到青藏高原了!”

  鲜花伴着骨灰,在萧瑟的秋风中撒向河中,随着河水穿过高山,越过峡谷,融入祖国的壮丽河山……

  【编辑:彭向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