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展现汉派民间文化,江夏老艺人重现“金口草把龙”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9-11 21:16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9月11日讯“草把子龙灯年年有,玩灯的小伢不怕丑。” 随着一声“丰收啰”响起,江夏区金口文化站里14名舞龙队员扛着14节草把从大厅两侧快步走到场地中央。随后队员们藏到舞蹈演员身后,悄悄地将草把间的铁环相扣,当锣鼓声再次响起,草把已和龙头龙尾相连,组成一条栩栩如生的草龙,随着音乐舞动,如同活了一般上下翻腾。
日前,江夏金口街的朱汉生老人正指导周边社区街坊们排练“金口草把龙”节目。朱汉生将自己一辈子投入到传统非遗文化资料的收集和挖掘,他的匠心传承和坚守,重现了“记忆中的乡愁”。
小篾匠学唱汉剧热爱文艺
退休后组建文艺队挖掘传统表演
今年78岁的朱汉生是江夏金口街后湾街人,1957年的冬天,16岁的朱汉生在金口篾业社学篾匠手艺。在这期间,朱汉生认识了金口鼎鼎有名的汉剧大师胡宝山先生。


朱汉生带艺术团队员们表演草把龙。(通讯员余青 供图)
练嗓子,练招式、识戏谱……基本功一点一点地过关。日复一日,扎实的戏曲功底为朱汉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朱汉生工作期间,只要有闲暇就会自己排练节目。1963年朱汉生成立了金口手工业宣传队,编排短小的文艺节目,业余时间到各联社演出,受到一致好评。
后来,朱汉生改行到了金口印刷厂,直至退休。但这些年来,无论朱汉生身在何处从事何种工作,他心里一直放不下、忘不掉的是那些老金口的传统艺术和技艺。
2007年4月,朱汉生在金口组建了一支文艺队,取名“凤凰文艺队”,他想着拉起一支群众自己的文艺队伍,表演金口和汉派传统文化节目,让更多人了解汉派文艺,让曾经失落的技艺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
“采莲船”成功申报武汉非遗
呕心创作“草把龙”重现金口技艺
文艺队成立后,朱汉生沉浸在文化节目的挖掘和编排工作里,金口的民间民俗“采莲船”是他重点彩排研究的项目。该项目成功申报武汉市非遗,他成为武汉采莲船的传承人。
朱汉生发现除了“采莲船”外,还有不少几乎被人遗忘的老技艺,他想一个个寻回来,2007年,朱汉生开始研究已失传的“草把龙”。


朱汉生带艺术团队员们表演草把龙。(通讯员余青 供图)
“我儿时见过金口的大孩子们耍过草把龙。”朱汉生回忆,几十年前自己还是个幼孩时,每到春节,湾子里的大孩子们会用草把扎成龙的形状,围着村子里欢舞,每到一户村民家,村民都很高兴,有祈福祥和之意。
据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草船借箭,船上扎的稻草收集到10万只箭。后来人们用稻草做龙灯,配上喜庆的音乐,重现当年那场知名的历史。后来草把龙灯逐渐被金口群众用来祈求福禄安康。
作为传统民俗文艺,草把龙技艺逐渐失传。为了重启这段尘封的历史,朱汉生要重现草把龙技艺。凭着记忆,他开始一次次试验,他在自家小院试着扎草把龙,不是尺寸大了装不进去、就是小了合不拢,要不龙身太长、手柄孔太大、形态不优美等等,总是不满意。
好不容易还原得差不多,他又想,这么长一条草龙,能不能像弹簧一样自如伸缩。朱汉生苦思不得其解,甚至一度想放弃。一天,朱师傅饭后见老伴洗碗,老伴把一个个碗摞在一起,“这不就变短了吗!”朱汉生一拍脑袋,立马跑到院里开始扎铁丝,把草把扎成像碗一样,上宽下窄就能摞在一起了。朱汉生又反复试验,调整铁丝大小和角度,终于复原了他心中的草把龙。
创新传统艺术融入现代表演
只为向世界展现“汉派文化”
“草把龙”从头到尾有九大节,每大节里有六小节,里面全部是用钢丝编织的套圈,可伸缩。外面用金灿灿的稻草编织包裹,缩在一起就像一捆稻草,打开就是六节龙身,九大节连在一起就是一条长龙。
“这层稻草可有讲究,要用晚稻。”朱汉生介绍,晚稻秸秆长,叶子少适合做龙衣,稻草运回后,朱汉生和队员们一起将稻草一根根理顺,去除多余的叶子,再用缝纫机把稻草缝起来,制作好的稻草龙衣如同草席,稻草一根根整齐排列。


朱汉生制作草把龙的棍子里穿铁丝。(通讯员余青 供图)
长江网记者注意到,朱汉生的手上结了厚厚的一层痂。“刚收割的稻草叶子很锋利,一不留神就被割伤。”他介绍,在扎草把龙的每一个环节都容易受伤,特别是做骨架的时候,因为是用钢丝做骨架,双手经常被钢丝戳出血。出血了就用纸一包,血止住了就继续做,常年累月下来,他的双手已是新痂叠旧痂。朱汉生手臂上还有两处血块,这是做骨架时手伸到骨架中,手臂被钢丝戳破留下的淤血。
“这条龙倾注了我的全部心血。”朱汉生说,为了将草把龙更好的融入群众,把传统艺术更好的融入现代表演,他对草把龙也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设计了四五个版本,最终选择了现在的这一版。
表演用的配乐金蛇狂舞也是朱汉生精心挑选,草把龙就如同一条金蛇,乐曲欢快,表现丰收的喜悦。朱汉生还对乐曲重新进行了编辑,使得乐曲更加符合舞龙表演的节奏。内容的编排上,也融入了更多时代元素。
2015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朱汉生的团队正式成为“武汉非遗民俗表演艺术团”。“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会唱下去跳下去,向世界展现我们汉派的民间文化。”这是朱汉生常挂在嘴边的话。(记者林敏 张奔设 通讯员陈培泽 易阳)
【编辑:金鑫】
(作者:林敏 张奔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