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现场“考古”挖掘恐龙化石,“全国科普日”武汉科普展来了
长江网9月12日讯(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连瑛)9月12日上午,武汉市暨江岸区“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武汉科技馆新馆广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出席了活动。

武汉市中小学生参加活动启动仪式。通讯员肖凯 摄
据了解,今年武汉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主题为“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迎军运颂祖国 爱科学享科普”,启动仪式由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中共江岸区委、江岸区政府共同主办,武汉科技馆等单位承办。
启动仪式现场,市科协负责人介绍了2019年我市“全国科普日”活动情况;与会嘉宾和领导为2019年武汉市科普特色社区、科普特色单位(基地)、科普特色学校代表授牌;叶朝辉院士向青少年代表赠送科普图书;市科协宣布武汉市暨江岸区“江城科普智慧行”活动上线。

叶朝辉院士向青少年代表赠送科普图书。通讯员肖凯 摄
长江网记者见到,现场主题科普内容展览吸引了大量中小学生参观体验。洪山区井岗山小学六年级(1)班的3个孩子在展台前模拟挖掘恐龙化石,科普工作者给他们详细讲述了化石形成的三个条件:古生物死亡、隔绝氧气、地壳的挤压。学生付兴奥告诉记者,他平时对考古知识很感兴趣,这次亲手尝试“挖掘恐龙化石”让他明白了科考工作的不易,也学到了一些考古的科学方法。


孩子们开展垃圾分类PK赛。通讯员肖凯 摄
中小学生争相与科学家合影
叶朝辉院士:武汉科普氛围越来越好
在我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向青少年代表赠送科普图书,孩子们争相与这位“科学大咖”合影留念。
叶朝辉院士表示,科普日现场开展了这么多活动,吸引了这么多孩子来参加,这十分难得,是探索武汉特色科普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叶朝辉院士认为,让科学走近大众,是一项要花心思的工作。科学家要热心科普,社会也要积极参与,充分吸引孩子们对科普的兴趣,形成良好的互动。他说:“我记得多年前全国人均科普经费才0.1元,如今武汉很多区已经达到了人均几元钱,这不仅说明了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也反映出近几年武汉市的科普氛围越来越好。”
【编辑:彭向东】
(作者:郭丽霞)

武汉市中小学生参加活动启动仪式。通讯员肖凯 摄
据了解,今年武汉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主题为“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迎军运颂祖国 爱科学享科普”,启动仪式由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中共江岸区委、江岸区政府共同主办,武汉科技馆等单位承办。
启动仪式现场,市科协负责人介绍了2019年我市“全国科普日”活动情况;与会嘉宾和领导为2019年武汉市科普特色社区、科普特色单位(基地)、科普特色学校代表授牌;叶朝辉院士向青少年代表赠送科普图书;市科协宣布武汉市暨江岸区“江城科普智慧行”活动上线。

叶朝辉院士向青少年代表赠送科普图书。通讯员肖凯 摄
长江网记者见到,现场主题科普内容展览吸引了大量中小学生参观体验。洪山区井岗山小学六年级(1)班的3个孩子在展台前模拟挖掘恐龙化石,科普工作者给他们详细讲述了化石形成的三个条件:古生物死亡、隔绝氧气、地壳的挤压。学生付兴奥告诉记者,他平时对考古知识很感兴趣,这次亲手尝试“挖掘恐龙化石”让他明白了科考工作的不易,也学到了一些考古的科学方法。

学生现场“考古”挖掘恐龙化石 通讯员肖凯 摄
华科附中初一(5)班学生叶镕搴则与华科附小学生王子轩展开了一场垃圾分类PK赛,他俩凭借在学校综合课上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将代表某种物品的卡片熟练地放入正确的垃圾桶内。王子轩说,“过期药品”等一些不太常见的物品难住了他,但现场学习和查找资料的过程也让他受益良多。
9月14日——20日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我市将举行239项科普活动,掀起江城科普热潮。市科协将以全国科普日活动为契机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扩大我市科普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全力打造“百万市民学科学”活动品牌。

孩子们开展垃圾分类PK赛。通讯员肖凯 摄
中小学生争相与科学家合影
叶朝辉院士:武汉科普氛围越来越好
在我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向青少年代表赠送科普图书,孩子们争相与这位“科学大咖”合影留念。
叶朝辉院士表示,科普日现场开展了这么多活动,吸引了这么多孩子来参加,这十分难得,是探索武汉特色科普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叶朝辉院士认为,让科学走近大众,是一项要花心思的工作。科学家要热心科普,社会也要积极参与,充分吸引孩子们对科普的兴趣,形成良好的互动。他说:“我记得多年前全国人均科普经费才0.1元,如今武汉很多区已经达到了人均几元钱,这不仅说明了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也反映出近几年武汉市的科普氛围越来越好。”
【编辑:彭向东】
(作者:郭丽霞)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