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一入武汉热血腾,从此爱上这座城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9-21 23:27 来源: 央视新闻
【字体:



  《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
  这一次,
  我们带你打卡城市地标建筑,
  标记时光。
  新中国成立70年,时代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留下太多印记。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林立在每个城市大街小巷里的建筑。一座与你一起成长的建筑,一段常说常新的故事。那些地标性建筑,在斗转星移之间倾诉着岁月往事,在雨雪洗礼之下彰显着城市性格,在风起云涌之际丰富着中国形象。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微视频《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带你每日“点亮”一座城市地标建筑,在共和国70年蜿蜒前进的足迹中,解封历史;从一代人、一座城、一个国的成长中汲取力量。我们,唯有知来处,方能识归途。
  武汉长江大桥是武汉市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
  这座桥的故事,太多太多

  也许能让所有武汉人
  握手达成共识的,
  只有——武汉长江大桥。



  如果说长江是武汉的魂,
  那么武汉长江大桥就是武汉人的根。
  这座历经几十年风雨,
  但仍傲然屹立的大桥,
  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也是武汉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桥上奔流而过的车流,是居民每天的生活背景,刚刚学会数数儿的小孩儿,会扳着指头,用悦耳的童声“报告”大人:“开过8辆火车啦!”


  早上在桥上跑上几圈,
  是老人们每天的必修课。
  清晨踏上1670米的大桥,
  再嗦上一碗热干面,
  下午钓鱼的精神就出了头。


  中午来武汉长江大桥吹吹江风,带孩子的妈妈,会充满自豪地说:“看!这就是武汉长江大桥。”


  夜晚的武汉长江大桥增添了一丝妩媚,当路灯徐徐点燃,从桥头堡看灯火辉煌的黄鹤楼,感觉武汉的温柔,数种颜色交替闪现的武汉长江大桥,让江水变得更加梦幻多情。


  对于游客来说,武汉长江大桥是必打卡的一站,徒步走完更是一件浪漫的事。许多人听过了“一起从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走到桥尾,就可以走到一生一世”的传说,于是,拉上自己最爱的人,
  一起在桥上相拥。内心希望时光停驻,亲人、爱人都永不分离。


  即将毕业的学生,
  离别之际,
  一定会到这里留影,
  作为告别武汉的纪念,
  也作为日后怀念的凭据。


  对于年长的一辈而言,武汉长江大桥是他们年轻的骄傲,
  承载着青春的记忆,
  是一生必来一次的,圆梦之旅。曾经,去武汉长江大桥看一看,是每个中国人的心愿。




  为何一座大桥,会让人如此心潮澎湃?
  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建造的
  首座公铁两用横跨长江的钢梁桥,
  上层为公路桥,
  下层为双线铁路桥,
  是中国投入营运时间最长、
  运量最大、
  荷载最大的公铁两用特大桥,
  也是京广铁路横跨长江的“咽喉”。


  ∆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
  1957年10月15日,
  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
  武昌、汉阳、汉口真正连为一体,
  通车仪式上,
  数万武汉人民走上大桥庆祝,
  全城欢腾,举国瞩目。




  ∆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
  从1955年9月开工,
  到1957年10月建成通车,
  举全国之力建设的
  “万里长江第一桥”,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世界首次使用深水筑墩
  “管柱钻孔法”,
  我国首次进行钢梁悬臂架设,
  一百多万颗铆钉全靠手工铆合
  ……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
  成为中国人民“不服周”的
  (注:武汉话,意为不服输)
  真实写照。


  ∆ 1955年,武汉长江大桥江中8个桥墩及两岸引桥同时施工的场景。
  60多年前,武汉长江大桥动工建设之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两年多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齐聚武汉,为之奋斗。两万多名建设者日夜不停施工,使4年工期的武汉长江大桥,
  只用了两年多就建成通车。


  ∆ 1957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
  是一个从此站起来的伟大民族、
  一个生机勃勃的新生国家
  向世界的宣告,
  中国人民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
  创造奇迹、实现梦想。
  长久以来,
  武汉长江大桥成为
  民族志气的抒发,
  国家自信的来源,
  人民伟力的确证。


  ∆ 1957年建成不久后的武汉长江大桥,江上的帆船排成一列从桥下鱼贯而过。
  1956年,毛泽东来到武汉,
  实现了自己横渡长江的愿望,
  并写下了著名的词作
  《水调歌头·游泳》,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在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之中,
  唯一描述过的现代化建筑,
  只有武汉长江大桥。


  六十多年来,历经风雨沧桑的大桥,巍然屹立在大江之上,承受了77次意外碰撞事故的考验。而武汉长江大桥2.4万多吨的钢梁无弯曲变形,八个桥墩表面无一裂纹,一百多万颗铆钉无一松动,全桥无变位下沉。专家鉴定,寿命可达百年以上。
















  ∆ 左右滑动,看武汉长江大桥留下的记忆。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桥梁建设的名片。世界建桥看中国,中国建桥看武汉。武汉,向世界展示着中国跨度。


  武汉很小,
  小到可以装进
  每个来过武汉人的心里。
  不管人在哪里,
  它都是无法忘却的
  魂牵梦绕。


  武汉很大,现辖13个行政区,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是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人口超过千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万亿元的超大城市。


  武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三大火炉之一”,
  大家调侃说,武汉的夏天很热,命都是空调给的,距烤肉的距离,只差一撮孜然。


  ∆ 武汉动物园
  也有人疑惑,
  武汉的冬天该很暖和?
  幽默的武汉人回答,
  要想熬过武汉的冬天,
  取暖基本“靠抖”,
  和“一身正气”。


  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长江黄金水道与汉江交汇,
  将其分割成了
  武昌、汉口、汉阳三镇,
  “两江交汇,三镇鼎立”,
  是武汉特有的城市格局。


  它是风光旖旎的山水名城,
  鲜活在古往今来无数
  文人墨客的笔下,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地处华夏之“中”,
  坐拥“天元”之位,
  承东启西,接南转北,九省通衢。


  这里,
  有武汉人永远吃不腻的过早,
  (过早,湖北地区吃早点的意思)
  美食与美景一样,
  多如繁星,
  好吃到吞舌头。


  武汉
  既有百转千回的人间烟火,又有热气腾腾的繁华摩登,武汉人既有北方的豪爽,又有江南的柔情。这,就是武汉,武汉,每天不一样!


  内容/央视新闻整合自长江日报等微信公众号
  图/部分来自视觉中国
  【编辑:叶圣凡】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