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文旅:有故事,有品位,更好玩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09-30 14:54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为文化传播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从“花点时间游武汉”到夜游“两江四岸灯光秀”,从“赏荷花、赛龙舟、看非遗”到百余非遗项目亮相“中国汉绣圈”,从传承城市之根的文化场馆惠民活动到深耕城市气息与活力的武汉之夏……今年以来,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扎实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积极培育文化旅游跨界新业态,推动文化演艺精品转化为旅游产品,组织市属文艺院团、非遗展示举办单位和传承人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街区,融合文化旅游宣传,增强了旅游吸引力和文化传播力,策划举办了过端午·赛龙舟、灯光秀·炫江城、登名楼·观名博、戏码头·看好戏、看非遗·共传承5大板块42项重点活动。一场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饕餮盛宴在大江大湖大武汉持续上演,屡屡刷爆朋友圈,频频登上央视等国家级媒体。
  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机构改革新组建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后,一系列融合实措让武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亮点纷呈。一个更具“国际范儿”、更“有故事”的武汉,正在刷新人们对这座长江之滨大都市的感知,潜移默化地为武汉营商环境加分添彩。
  与此同时,武汉市文旅局在市委作风巡查第八组的督导下,精准对标营商环境测评体系要求,全力营造“文化开放与包容”的城市形象,通过进一步推进审批事项优化、加力建设博物馆之城、推进琴台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举措,擦亮武汉营商环境新名片。


  花YOUNG48小时·黄鹤楼前荆楚古风歌舞表演吸引游客观赏
  文化开放与包容聚力营商环境优化再提速
  自今年3月《武汉市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清单》印发以来,市文旅局对标北京、上海、杭州等先进城市,聚力“四办”改革。全力对标推进网上办100%、一次办100%、马上办70%,强化窗口受理、后台办理、一窗办结的文旅融合新格局。协调全市文化战线单位,聚焦文化开发与包容发展难点,合力攻坚,高质量推进武汉文化强市建设,全力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
  据悉,市文旅局对照文化旅游政审批事项优化的要求,已于4月底完成了22项行政审批事项对标优化,修改完善了省行政职权和服务事项管理系统行政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并发布、编写了新的一次性告知书,5月20日已按照优化办事指南开展行政审批。6月14日,在市委作风巡查第八组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巡查中,市文旅局以问题为导向、对标优化、强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得到市委作风巡查第八组工作指导与充分肯定。
  今年来,在全市“四办”改革考核、“双评议”考评中,市文旅局以各项任务指标的数据化提质增效及办结效能,各项考核的评分屡创新高。此外,下半年将不断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在旅游领域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软环境建设。重点提升游客服务中心、城市及景区公厕等重点场所环境的智能化水平。
  一个窗口一次性办结
  文旅审批实现“一窗办理”“一网受理”


  武汉市文旅局行政审批处收到的锦旗
  一封感谢信写下“四办”改革民心所向。“我们公司地理位置较远,快靠近江夏了,来一趟市民之家办理旅游行业许可证,路上就得半天时间,再算上排队,可能一天都办不完。现在好了,提前一天电话预约,第二天直接到窗口,只要手续齐备,一次就办结,一周就收到了窗口免费邮寄到户的证照。过去旅游类窗口工作人员有两三个人,现在就肖春华同志一个人,电话咨询、现场办理都是他。我们是真心感谢他,一个窗口办理业务有多繁杂,他时刻保持耐心细心指导,为了让我们少跑路,自己画了一张简易办理流程图,提高办结效率。有一次,一位申办人手续没带齐,无法现成办结,难免有情绪,肖科长耐心劝导,主动加对方微信,远程指导申办人。我说买瓶水感谢肖科长,他都不肯接受,所以写下感谢信,真心感谢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办理了旅游类审批业务的施先生感触很深。
  “以前办理旅行社经营许可需要提交10项申报材料,现在只用7项,办理流程也从5项减为了3项,只用来窗口一次,7个工作日以内就能拿到许可证。我在北京的旅游同行都羡慕不已,在北京需要15个工作日才能办结。”正在旅游类审批窗口办理业务的李女士说。据悉,1-6月份办理审批旅行社设立变更等52家。
  今年以来,市文旅局入驻市民之家窗口,持续深化“四办”改革,坚持“一窗办理”“一网受理”, 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设立审批在实施优化准入服务基础上,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三分之一,并取消了现场勘察特殊环节。据市文旅局行政审批处处长刘钢介绍,入驻窗口不仅办理审批业务,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把便企利民、守好阵地的职责扛在肩上,落在实处。以群众诉求为业务优化着力点,持续开展减政便民、电子证照共享等提质增效举措。以双评议标杆促作风优化,提升服务质量,仅5月一个月时间,窗口收到申办人感谢信1封、锦旗3面。在减窗口、提质量的新要求下,韩志远、肖春华两位老骨干再当新标兵,2个窗口、3个人、42项审批事项,以钉子精神在平凡岗位上,打造创新性高质量业务水准,常态化为申办人提供延时服务、定制服务,让申办人的诉求在“四办”中感受到幸福感和收获感。引领全局主动担当作为、拼搏赶超,在平凡岗位上履职尽责的干事创业作风。
  打好“文化+旅游”牌提升城市“显示度”
  “好玩”武汉一个月13次登上央视


  “五一”期间武汉长江灯光秀
  “五一”小长假期间,武汉四天四上央视;一个月后的端午小长假,武汉系列特色文旅活动9次登上央视。
  巧妙打好“文化+旅游”牌,正迅速提升武汉的城市品牌效应,提高武汉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显示度”,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观文品史,让文旅产品有新意
  端午期间,赏荷花、赛龙舟、看灯秀、听好戏、品非遗等42项武汉特色文旅活动“九上”央视。3次登上《新闻联播》,6次登上《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晚间新闻》《中国新闻》等栏目,武汉特色“文化+旅游”亮点纷呈。
  “五一”小长假的灯光秀,大气磅礴。端午节“长江灯光秀”又增添了赛龙舟、吃粽子等端午节元素的动画,用灯光秀这种现代时尚的表现方式与传统节日相结合,不仅营造出节日的氛围,还能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情感。
  据悉,今年1-6月,全市共接待游客1.63亿人次,同比增长11.2%,实现旅游总收入1698.65亿元,同比增长12.52%。
  融入非遗传统正让武汉许多经典焕发出新的活力。
  “热干面真得在武汉吃才地道才够香,这个假期从吉庆街吃到户部巷,感觉时间都不够用。吉庆街不仅有吃的还有玩的看的,面塑、叶画、剪纸、泥塑、木雕船模、布艺堆绣一下子把记忆带回到小时候,让孩子们也了解到咱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游玩了,还增长了见识,增强了文化积累。”来自辽宁的张先生一家在吉庆街非遗坊手工集市游玩接受采访时说道。
  市文旅局市场推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再停留在“看山看水看风景”阶段,开始走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新阶段。文旅融合已成为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市场基础。在文化产品中融入旅游需求导向,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将有利于开发出更多高品质、有创意的文旅产品,推进武汉文旅产业整体发展。
  赏景听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今年来,为期两个月的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打造的9个剧种36场演出,14场戏曲公益活动,深受市民游客热捧,展现武汉戏码头的创作发展成就和繁荣景象,巩固武汉戏曲强市地位和特色。
  同时,武汉各文艺院团首次共同走进11家景区,端上精彩的演艺“大餐”,推进武汉戏码头深入人心。全国各地游客在武汉景区不仅能赏花、游玩,还能近距离看戏听曲。
  在木兰花乡景区,楚剧经典折子戏《推车赶会》和楚剧现代小戏《不信邪》引来游客驻足观看。黄鹤楼景区上演的《柜中缘》等传统经典剧目获得现场游客的连连叫好。
  “汉剧、楚剧、现代戏、音乐剧、人偶剧、口技仿生……一个景区一出戏,不虚此行!”最近,喜爱戏曲的江西市民胡峰来武汉旅游,“久闻黄鹤楼大名,这次听说在武汉游玩名胜景区还能看剧听曲,迫不及待就来了,在景区边欣赏具有武汉地方特色的戏曲演绎,边欣赏黄鹤楼登高望远的美景,别有一番韵味。”
  市文旅局艺术处及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剧场周周演”“戏曲进校园”“江城读书节”“武汉之夏”等武汉传统文化产品,将通过文化+旅游、图书馆+景区、线下+线上的创新策划,把文艺汇演、诗歌朗诵、亲子阅读等活动送到公共图书馆、公园景区、学校社区,也让戏曲等传统文化重新焕发新的活力。
  2018年12月18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关于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的实施方案》,市文旅局高质量对标方案各项要求,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作出探索,挂牌成立武汉戏曲传承发展研究中心。据悉,下半年将推出“戏码头•全国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系列演出等节庆活动,推动武汉戏曲中心规划建设。
  “博物馆之城”建设“量质兼重”
  高质量展览重新定义汉派博物馆


  2019年武汉荷花节沙湖会场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以“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为主题。全市118家博物馆的50余项展览活动重新定义汉派博物馆:博物馆不再是静止不动的机构,而是以观众为中心,以社区为导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加交互体验、可移动性,让博物馆“触手可及”。
  在武汉博物馆主会场,观众不仅能亲身体验“青铜器修复那些事儿”,还可以拿出家中藏品请文物专家免费鉴定,广场上的6个主题展览串联起武汉城市记忆和发展历程。
  在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模拟考古发掘、泥条盘筑、拉坯体验等互动式社教活动吸引了观众的踊跃参与。通过参观《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展览和宫殿基址复原展示,让观众踏上武汉寻根之旅,身临其境感受商代先民生活,领略3500年前长江流域辉煌璀璨的青铜文明。
  在湖北省电力博物馆的科普馆内,中小学生排队体验“人体导电”模型。“人体导电”模型采用声光电先进技术,从感官上体会历史厚重感与现代科技感的双重冲击与震撼。“相对于一些观感厚重的社会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不仅有看头,也有玩头,所以更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一位家长说。
  竹韵堂竹雕博物馆、汉绣博物馆……近年来,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民办博物馆拔地而起,不断扩充和优化武汉“博物馆之城”版图,寓教于乐,让市民享受到多样化、多视角的文化补给。
  据市文旅局博物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3年武汉提出打造“博物馆之城”,近年来武汉市博物馆数量迅猛增长,现有博物馆118家,位列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今年,“博物馆之城”建设也走向“量质兼重”的新阶段。
  据了解,为提升我市博物馆质量,武汉市将每年用于促进民办和行业博物馆发展的专项资金由400万元增加至600万元。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探索观众的喜好与需求,不少文博场馆从馆舍走向校园、社区,创新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成为文旅、文商结合的一种探索。
  24小时智能图书馆 刷新文旅公共服务体验
  12日,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铂仕汇国际广场一楼的24小时不打烊城市书房正式开门迎客。馆内不设图书管理员,市民可在任何时间段,“刷脸”进入馆内,自助办证、自助借还书籍。这是在全市首家开在楼宇内的无人值守智能图书馆。
  该图书馆面积约100平方米,现有藏书8000余册。首次进馆,需凭借身份证在自助借还办证机上办理了读者证,并完成人脸注册和微信绑定。后期如需进馆,无需带卡,“刷脸”即可进门,进行自助借还书籍。为保证馆内秩序,目前该馆同一时间进馆人数限制在30人以内。
  据悉,该馆书籍可实现在武汉市所有公共图书馆内通借通还,每人每月可免费借阅5本书籍。同时借助智能分析技术,后台系统可对读者借阅情况进行智能化分析,并根据读者兴趣,定期推送类似书籍和上新书籍,满足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刷新文旅公共服务体验。
  此外,以图书馆为载体,将音乐、审美、行为认知等交互式体验深度融合,形成“文化+阅读”的全新社教模式。武汉少儿图书馆的“千字屋”以不同实景、道具,促进儿童想象力空间发展。位于汤湖公园的汤湖图书馆,以其园林式的优美建筑造型,营造出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独特阅读空间,被中图学会评为“最美基层图书馆”。
  据市文旅局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汉文旅设施建设持续提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都离不开决策者建设文旅融合新格局的决心以及优化顶层设计的用心。国家出台的《公共文化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和《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有效地指引武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向纵深发展,给武汉文旅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武汉文惠通”文旅消费平台年内实现2.0升级
  年底前,武汉文惠通将分步实施完成2.0版本改造,提升市民文旅消费体验。截至目前,“文惠通”平台实名注册人数106.5万,入驻文化场馆48家,合作文化商家161家。1-6月份,财政补贴482.6万元,直接拉动消费金额超过1856万元,直接拉动比1:3.85,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文化消费的热情。
  据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来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文化消费结构得以转型升级,1-6月,动漫、游戏、电竞、短视频等数字创意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过60亿元,互联网直播产业收入过40亿元。举办“2019国际武汉斗鱼直播节”期间,全国各地41万人次游客来到武汉江滩现场参与,在线累计观看人次超过了3.1亿,直播间热度峰值更是突破2100万,两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
  琴台美术馆年内交付
  戏曲博物馆选址“百年戏楼”


  第七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在武汉剧院开幕
  琴台美术馆、戏曲博物馆的建设进展备受关注。市文旅局介绍,目前,琴台美术馆项目推进顺利,地下室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一至二层结构施工,有望年内建成交付;戏曲博物馆已经完成初步选址。
  据了解,琴台美术馆作为武汉新的地标性文化建筑,位于琴台大剧院与知音大道之间,占地50.37亩,建设规模4.31万方,主体以地下1层及地上2层相结合构成。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起伏多变的外部造型已若隐若现,远远看去仿佛从土里长出。建成后的琴台美术馆除展馆主体,将结合屋面植被绿化和蜿蜒曲折的屋面栈道,形成极具互动性、体验性的大地景观建筑。
  武汉戏曲博物馆项目已完成选址,初步选址百年戏楼——大舞台(现武汉人民剧院),项目可行性报告及设计方案正在推进中。此外,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体已完工,目前正在根据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意见进行整改。今年来,围绕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公园主体已对社会开放团体预约参观。
  近年来,市文旅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主旨精神,积极推进武汉剧院文物保护工程立项。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文保项目已得到市发改委支持,正在办理可研代立项目相关审批程序。
  据悉,1-6月,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共计48个,其中27个续建项目,7个新开工项目,14个前期项目,总投资1314.12亿元。奥山冰雪小镇、武汉花博汇(三期)、木兰花乡(三期)、两江四岸景观亮化提升工程、武汉博物馆(二期)等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进展顺利。
  (文/蔡木子 龚劼 武汉文旅 图/武汉市文旅局提供)
  【编辑:符樱】
  (作者:蔡木子 龚劼)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