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子宽了汉味更足了!国庆假期首日16万游客打卡户部巷
长江网10月2日讯(记者史凤玲)提档后的户部巷迎来了首次客流量高峰,全国各地的游客们纷至沓来。仅10月1日当天,游客量已经破16.2万,不少游人对升级后的户部巷竖起了大拇指。据悉,今年4月起,武昌区推动户部巷汉味风情街环境整体提档升级改造,8月上旬户部巷开始试营业。
户部巷。记者史风玲
巷变宽变美变干净
游客络绎不绝花式点赞
巷内人头攒动、比肩接踵,诱人美食满目皆是,不少游客边走边吃,边吃边排队物色新的美食。热干面、周黑鸭、糊汤粉、汤包、一根排骨......10月2日,记者来到户部巷见证了这一盛况。“现在看着比以前干净卫生一些,而且路面也明显宽了。”2年前曾来过户部巷的河南人刘女士,此次带着两个女儿又来到武汉,第一站就到了户部巷,“现在人虽然也多,但是没以前那么拥挤,也有很多武汉特色小吃。”
大红色网格门、青石板路面、统一的深色招牌、干净的乳白色墙面......记者发现,路面从以前的四五米拓宽到了九米左右,出店经营都变成了店内经营。来自武汉大学的大三学生小张和室友是第二次来户部巷,第一次来是去年“十一”期间,“主要来尝美食的,最喜欢烤鱿鱼和汤包,这次来感觉更高大上了。”
四季美、蔡林记、糯米包油条、武昌鱼、陈记牛肉面、徐嫂糊汤粉、石婆婆的热干面、一根排骨等,记者发现在户部巷主街区内多以汉味特色小吃为主,巷内红旗飘扬,一派喜庆景象,很多游人组团来打卡。 正在吃热干面的余女士来自新疆,对汉味小吃赞不绝口,而第一次来武汉的孙女士尤其钟爱糊米酒,到站后第一站便来到户部巷,打算享受完美食再去欣赏黄鹤楼。
户部巷。记者史风玲
卫生条件升级消除安全隐患
主街内80%以上的商户都是“汉味”
记者发现,之所以感觉更干净,是因为户部巷内提档升级后的食物不再是露天堆放,都有一层食品防尘罩,每家店内还都安装了油水分离器、灭蝇灯等。
“经过改造升级,先是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提升卫生环境,二是留住了汉味。”中华路街户部巷风情街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通过归店经营拓宽了路面避免因人群密集发生踩踏事件等,同时疏通消防通道,每家商户还都安装了烟雾报警器;其次通过让商户安装油水分离器、油烟净化器、食品防尘罩、灭蝇灯等来改善食品卫生和环境情况,改变以前脏乱差的经营状况。
为留住汉味,中华路街户部巷管委会希望通过打造户部巷“十大品牌”,即“汉巷十品”来扩大影响。该负责人介绍,户部巷主街区内的商户从改造前的200多户变成了现在的48户,并做到一户一牌照,且80%以上的小吃都以特色汉味为主,“以前60%以上的商户都在卖烧烤,因为利润高成本低,许多‘汉味’都搬走了。”为改善这种状况,此次商户入驻以“1+N”模式,即每户店内可以售卖多种特色小吃,并能引进其他商户,“不仅可以分摊房租,还能通过其他小吃来提高利润。”
打造“汉巷十品”
新派汉味小吃迅速崛起
从早到晚,户部巷主街区内的成明记“一根排骨”前一直都在排队,不少游人慕名前来品尝。作为“汉巷十品”之一,“一根排骨”是近几年迅速崛起的新派汉味小吃代表,经过改造升级后店面从2家扩充到了4家,其中一家从自由路搬进了户部巷主街区内。
53岁转身创业,一个月就打响了名声。老武汉人周世弢从小在汉正街长大,今年57岁的他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类专业,因为特别“好吃”,4年前他从建材行业转业,在中华传统小吃的基础上,仅用10天的时间就研制出了“一根排骨”的独特配方,并选择户部巷作为诞生地。
“武汉小吃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够边走边吃,既奔放又野性,不受束缚不用守规矩。”周世弢介绍,他的独特配方正是根据武汉人的这种饮食习惯来的,而户部巷成了他创业以来最大的助力。“现在几家店的经营都还不错,10月1日当天的销量十分可观。”周世弢表示 “环境变干净变好了,才有更多游客过来,生意才会更好。”
【见习编辑:刘益谦】
(作者:史凤玲)
户部巷。记者史风玲
巷变宽变美变干净
游客络绎不绝花式点赞
巷内人头攒动、比肩接踵,诱人美食满目皆是,不少游客边走边吃,边吃边排队物色新的美食。热干面、周黑鸭、糊汤粉、汤包、一根排骨......10月2日,记者来到户部巷见证了这一盛况。“现在看着比以前干净卫生一些,而且路面也明显宽了。”2年前曾来过户部巷的河南人刘女士,此次带着两个女儿又来到武汉,第一站就到了户部巷,“现在人虽然也多,但是没以前那么拥挤,也有很多武汉特色小吃。”
大红色网格门、青石板路面、统一的深色招牌、干净的乳白色墙面......记者发现,路面从以前的四五米拓宽到了九米左右,出店经营都变成了店内经营。来自武汉大学的大三学生小张和室友是第二次来户部巷,第一次来是去年“十一”期间,“主要来尝美食的,最喜欢烤鱿鱼和汤包,这次来感觉更高大上了。”
四季美、蔡林记、糯米包油条、武昌鱼、陈记牛肉面、徐嫂糊汤粉、石婆婆的热干面、一根排骨等,记者发现在户部巷主街区内多以汉味特色小吃为主,巷内红旗飘扬,一派喜庆景象,很多游人组团来打卡。 正在吃热干面的余女士来自新疆,对汉味小吃赞不绝口,而第一次来武汉的孙女士尤其钟爱糊米酒,到站后第一站便来到户部巷,打算享受完美食再去欣赏黄鹤楼。
户部巷。记者史风玲
卫生条件升级消除安全隐患
主街内80%以上的商户都是“汉味”
记者发现,之所以感觉更干净,是因为户部巷内提档升级后的食物不再是露天堆放,都有一层食品防尘罩,每家店内还都安装了油水分离器、灭蝇灯等。
“经过改造升级,先是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提升卫生环境,二是留住了汉味。”中华路街户部巷风情街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通过归店经营拓宽了路面避免因人群密集发生踩踏事件等,同时疏通消防通道,每家商户还都安装了烟雾报警器;其次通过让商户安装油水分离器、油烟净化器、食品防尘罩、灭蝇灯等来改善食品卫生和环境情况,改变以前脏乱差的经营状况。
为留住汉味,中华路街户部巷管委会希望通过打造户部巷“十大品牌”,即“汉巷十品”来扩大影响。该负责人介绍,户部巷主街区内的商户从改造前的200多户变成了现在的48户,并做到一户一牌照,且80%以上的小吃都以特色汉味为主,“以前60%以上的商户都在卖烧烤,因为利润高成本低,许多‘汉味’都搬走了。”为改善这种状况,此次商户入驻以“1+N”模式,即每户店内可以售卖多种特色小吃,并能引进其他商户,“不仅可以分摊房租,还能通过其他小吃来提高利润。”
打造“汉巷十品”
新派汉味小吃迅速崛起
从早到晚,户部巷主街区内的成明记“一根排骨”前一直都在排队,不少游人慕名前来品尝。作为“汉巷十品”之一,“一根排骨”是近几年迅速崛起的新派汉味小吃代表,经过改造升级后店面从2家扩充到了4家,其中一家从自由路搬进了户部巷主街区内。
53岁转身创业,一个月就打响了名声。老武汉人周世弢从小在汉正街长大,今年57岁的他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类专业,因为特别“好吃”,4年前他从建材行业转业,在中华传统小吃的基础上,仅用10天的时间就研制出了“一根排骨”的独特配方,并选择户部巷作为诞生地。
“武汉小吃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够边走边吃,既奔放又野性,不受束缚不用守规矩。”周世弢介绍,他的独特配方正是根据武汉人的这种饮食习惯来的,而户部巷成了他创业以来最大的助力。“现在几家店的经营都还不错,10月1日当天的销量十分可观。”周世弢表示 “环境变干净变好了,才有更多游客过来,生意才会更好。”
【见习编辑:刘益谦】
(作者:史凤玲)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