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戏曲面具,借鉴戏曲声腔,这场打击乐音乐会让观众大饱耳福更大饱眼福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10-13 14:41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10月13日讯(记者梅冬妮 通讯员都林)10月12日晚,马林巴、颤音琴、小军鼓等动感的打击乐器齐齐亮相武汉音乐学院编钟厅。该校管弦系青年教师齐奇将打击乐器由交响乐团的最后一排带到了台前,吸引了众多乐迷的目光。


  齐奇独奏 图片由齐奇本人提供
  任教于武汉音乐学院管弦系的齐奇,4岁起登台独奏。1999年,齐奇受邀参加在北京故宫午门,由中、奥、德、瑞联合举办的“音乐家舞台”文艺晚会;同年受邀赴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举办独奏音乐会;2000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演出。同年,齐奇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15年-2016年,齐奇担任德国国立斯图加特歌剧院交响乐团、德国莱茵地法兹国家爱乐乐团的客座打击乐手。2017年,齐奇硕士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
  当晚音乐会上,小军鼓独奏曲《Tchik》,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击打小军鼓,使得单一乐器的演奏也变得丰富起来,表演颇具趣味性和观赏性。随后顺应颤音琴的爵士音色所作的乐曲《区域》, 以爵士元素为核心的基础上,同时融入了电子音乐。作品《距离》是齐奇和其他乐手的合作,三人通过不同的演奏时间、韵律、音色,来展现打击乐激昂的情绪和极富韵律的节奏感。


  右一为齐奇 图片由齐奇本人提供
  最值得一提的当属下半场的《戏》,作品由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创作,是现当代打击乐与中国传统戏曲高难度的融合。舞台上,齐奇和他的两位演奏家朋友纷纷戴上戏曲面具,以并非传统的演奏方式敲击鼓面,在突破音色极限的同时增添了演出的可看性。此外,作品从中国传统戏曲中借鉴了六种声腔,三位打击乐手除了需要演奏乐器外,还要对这六种声腔进行嗓音模仿,透过不同的语态和性格来表现迥异的角色。人声的运用不仅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戏”的精髓,也拓展了作品音色的多元,让现场观众大饱耳福的同时,更大饱眼福。
  【编辑:刘思】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