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小水杉”们:展现军运会第一抹微笑
长江网10月14日讯(记者唐婧妮 通讯员郑孝勇)13日清晨6点多,中建三局的志愿者汪晓梦和崔雨彤接到希腊和奥地利的7名运动员,将他们送进转机候车厅。虽然太阳还没升起,但北京国际机场内灯火通明。

中建三局的“小水杉”在北京国际机场接待外国运动员。(通讯员 供图)
与其他赛会志愿者相比,抵离服务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岗位,他们看不到激烈的比赛,听不到观众的欢呼,他们最忙碌的就是开幕式前和闭幕式后这段时间。目前,中建三局45名抵离志愿者已全部上岗,他们在军运会期间负责参赛人员的迎来送往,整个团队包括武汉天河机场15人,和北京国际机场30人。由于不少外国运动团经由北京国际机场转机至武汉,这30名“小水杉”远在千里之外,却展现了军运会的第一抹微笑。
外国运动团主动要求与“小水杉”合影
据了解,这只在千里之外服务的“小水杉”队伍9日就抵达北京,经过培训和调整后,11日已正式开始服务了。

“小水杉”手持英文版的军运会标牌和印有运动员名字的标牌。(通讯员 供图)
13日凌晨3点,汪晓梦的手机闹钟准时响起,她与郑孝勇、魏兴和崔雨彤需要接待4点20分抵达的CA864、842航班。他们身着绿色的小水杉运动衣,一人拿着写着英文的军运会接机牌,另一人拿着打印着希腊领队姓名的牌子,在机场大厅耐心等候。1个小时过去了,2个小时过去了,迟迟不见外国运动员的身影,他们安静地等待着,没有丝毫的倦意。

希腊代表团部分成员与“小水杉”交谈。(通讯员 供图)
几位穿着国家队运动服的外国人出现了,他们是希腊代表团的部分队员。“有人一眼看到我手中举着的领队名字的牌子,眼睛带着微笑,快速朝我们走过来。”汪晓梦告诉长江网记者,可能有些运动员并不知道在北京国际机场就有军运会的志愿者,所以他们都非常惊喜,会“强烈要求”与我们合影。
“国际飞行让人疲累,我们希望用最快的速度帮助他们办理相关手续。”崔雨彤告诉长江网记者,一般接到运动员后,我们会问他们是否携带枪支或其他行李、是否已值机、是否需要取行李等,很多运动员落地后想第一时间给家里人报平安,会问我们哪里有wifi,我们都能够准确满足他们的需求。
确认过眼神,你是我要等的人
就算是凌晨时分,北京国际机场的来往航班也不会少。每一班航班落地,几十、几百名外国人一起出站,如何接到参加军运会的外国运动员呢?

希腊代表团部分成员主动要求与“小水杉”合影。(通讯员 供图)
全靠志愿者的一双眼睛在人群中“大海捞针”。“主要看穿着和外表,他们一般都会统一穿国家队的运动服,十几人的规模,我们一眼就能看到,但如果当次航班上只有一二名运动员,志愿者就要高举写有运动员名字的牌子,而且还要不停的呼喊。”中建三局志愿者郑孝勇告诉长江网记者,“如果运动员乘坐的是国航转国航的班次,他们会从其他通道转机,这个我们接不到,但可以从机场服务台查询他们是否已转机。”
汪晓梦和长江网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插曲,“我们在接待奥地利的一位运动员时,有一名外国人主动走到我面前。通过交谈,发现他不是我们要找的人,但是刚好也是从同一个航班下来,只是同名同姓。”

“小水杉”准时出现在接机口,迎接外国运动员的到来。(通讯员 供图)
在服务过程中,也有不少中外乘客对“小水杉”们产生了好奇。“每当别人问我们在做什么时,我们会借此机会宣传军运会。”
“这几天我们接到了六七十名外国运动员,15日开始,我们将迎来最忙碌的时候。”“小水杉”的任务也是随时根据最新情况而调整,原本军运会期间可以回武汉的他们,将一直在北京国际机场服务到军运会结束后。“从目前我们接到的消息来看,运动员在开幕后还会陆陆续续抵达。最后抵达的运动员在22日,而24日就会出现最早离开的运动员了。”
温暖的微笑,挺拔的身姿,周到的服务,“小水杉”所到之处,代表着整个军运会的形象。
【编辑:金鑫】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