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为减负而减负,难怪南京家长会“疯”| 长江评论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10-31 00:29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字体:


长江日报-长江网评论员 华智超
最近,一篇题为《南京家长已疯》的文章,在不少南京家长的朋友圈里刷屏,引发了网友热议。
该文章写道,南京正在推行减负政策: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突击检查学校,甚至查看学生书包里有没有课外辅导教材、作业本;减少课时,提前放学,学生下午3点已经可以坐在家里。结果不少南京家长“疯了”,认为减负等于制造学渣,反对该减负政策。


这实在太尴尬了。我们提倡多年的减负、素质教育,落实过程中,却遭到了部分家长的强烈抵制。经过网络发酵,围绕减负的争议进一步被放大。留言区网友纷纷站队,一方认为减负势在必行,另一方上来就给了一个大嘴巴子:减负等于制造学渣,双方口诛笔伐,吵得不可开交。


而跳出这个争论,我们还记得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吗?家长说一千,道一万,无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南京推行素质教育、减负改革,不也正是想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吗?
但是观察”南京减负风波“,恐怕是双方都忘记了终极目标,或者被裹挟到各自的逻辑中,无法冷静。


就校方来看,如果为”减负“而减负,减负当然会异化。学校通过检查学生书包,确保学生“零作业”“零辅导”,这就是真的减负吗?负担重不重,课时作业量当然是一个指标,更重要的是教学质量,是学生对学习有没有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再累也不会觉得负担重。减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习课时和内容的削减,更不能等同于没有原则的“放养”。为了减负而减负,就舍本逐末,错过了重点,也不利于学生成长。


另一方面,不少家长唯分数、唯排名、唯升学,深陷校外辅导、各色培优泥潭里不能自拔,也偏离了教育的本质。作为家长,当然是想孩子能出类拔萃。但是疯狂补课就能考高分吗?考高分就等于出类拔萃吗?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人格塑造,这些将来的”核心竞争力“是否能在无节制的补课中补出来?
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教育到底该怎么改进?有讨论是好事,但是在讨论过程中,不要偏离了“让孩子成人成才”这个最终目标。否则把手段当目标,为减负而减负,为考分而考分,就是缘木求鱼,只会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
【见习编辑:戴容】
(作者:华智超)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