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北大清华硕博到中学教书有喜有忧 | 长江评论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11-07 19:35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于泽
  近日网传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高级中学公布的2020届毕业生拟招聘名单,显示该校2020年拟录用的20名教师中,竟有19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其中13人是清北本硕连读毕业生,全部都是硕士及其以上学历,甚至清华博士也加入了这支教师队伍。这所中学名校的超豪华教师阵容引发社会热议。


  微博截图
  有人认为,北大、清华毕业的硕士博士跑到中学教书,有浪费人才的嫌疑。其实在发达国家,硕士博士担任中小学老师很正常。基础教育决定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也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一些国家,公立学校教师属于公务员,收入与福利有保障,吸引了很多高层次人才就业。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的做法现在在国内并非少见,名校师北清化、高学历化正在成为大势所趋。深圳中学2019年录用的35人名单中,清华北大毕业生20人、美国哈佛硕士1人,就学历而言博士10人、其中2人拥有博士后经历。其他如北京人大附中、上海中学、南开中学,近年来师资录用情况大致如此。
  随着中国受过高等教育人才存量增加,名校毕业生、海归由稀缺走向不稀缺,最后走向“饱和”是必然的,他们到中小学当教师很正常。随着中小学名校待遇好起来,北清毕业生也愿意到这些名校就业。而且中国社会对中小学教育品质有更高期待,中小学提升师资品质,现在也是时候了。
  随之而来也有隐忧,在强调教育起点公平的社会共识下,师资差距会不会拉大教育质量差距。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与服务,我国一直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师资“北清化”的中小学名校既有民办性质、也有公立性质,但不管怎样它们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毕竟是极少数,教育质量差距可能拉大;另一方面,教育在城乡之间的差距一直存在,随着城市名校师资一骑绝尘,教育的城乡差距也会拉大。
  自然我们不应怕名校师资率先提档升级,名校硕博进中小学名校是一种“教育红利”,其溢出效应最终会给整个中小学教育带来好处,最终惠及大多数人。深圳中小学师资提档升级并不限于名校,上个月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亮出近30万元年薪,面向全球招聘中小学教师,结果有491人入围体检,硕士占近9成,其中清华北大毕业生76人。可以想见,将会有更多地方许以高薪招聘更优秀中小学师资,以提升教育品质、优化城市竞争力。
  我们的确要致力于缩小而不是扩大差距。一方面要像深圳龙华区那样从面上提升中小学师资水平,另一方面要纠正片面的名校情结。有的地区因教师待遇缺乏吸引力,导致中小学师资薄弱,居然还出现了师资招聘无人报名的尴尬。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正视。
  【编辑:符樱】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