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省博“重器”远赴印度国博展出,展出的金锭和祖母绿见证中印文明交流互鉴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11-15 07:13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印度新德里的展览现场 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长江网讯(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向芸)印度新德里当地时间11月13日下午,“礼乐·华章——中国湖北文物特展”,在印度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中国省级博物馆首次在印度国家博物馆举办专题文物展,展品中既有代表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曙光的后石家河时期的玉人像,也有反映商代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盘龙城出土青铜器,其中石家河玉器、穆林头玉器、叶家山铜器是首次走出国门参展。

  坐落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市中心的印度国家博物馆始建于1947年,是印度最高的文化殿堂,馆内收藏展示着从公元前3000多年的哈拉帕文明至今5000年印度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各种珍贵历史文物。

  天兽

  御尊铜器

  汉阳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是2018年中印两国领导人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的重点展品

  金锭

  左长13厘米,宽9.8厘米,厚1厘米,重1937克,右长14厘米,宽10厘米,厚0.8厘米,重1874.3克。

  本次赴印展出的金锭由梁庄王墓出土,是目前唯一见证郑和下西洋的珍贵文物

  玉龙

  石家河文化,1988年天门肖家屋脊出土。外径3.8厘米、厚0.8厘米,龙体首尾相卷,呈玦形,与红山文化的玉猪龙极为相似。

  专家认为代表当时中国乃至东亚琢玉技艺最高水平,并且改写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 资料来源/湖北省博物馆官网

  石家河玉器叶家山青铜器首次走出国门

  此次赴印参展的100件(组)展品由中印两馆专家共同选定,其中约五分之一是国家一级文物,以湖北出土青铜器为主。“参展文物中,石家河玉器、穆林头玉器、叶家山青铜器都是首次走出国门”。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石家河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曾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石家河遗址出土了数百件距今4000多年的精美玉器,专家认为代表当时中国乃至东亚琢玉技艺最高水平,并且改写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而来自湖北保康穆林头遗址的玉器,则代表了湖北考古的最新成果。在这处遗址发现的玉钺、玉璇玑等高等级玉器,距今5100年至4600年,是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首次发现的玉器,比此前发现的后石家河文化玉器早约500年。

  2018年4月,中印两国领导人在湖北省博物馆共同参观,武汉出土的青铜器是重点展区,“盘龙城出土的提梁卣、汉阳出土的商代天兽御尊铜器,也在此次赴印展出行列”,方勤说,它们展现了3500年前长江文明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

  一些展品直接体现了中印之间的历史交往。例如梁庄王墓出土的金锭,是目前唯一见证郑和下西洋的珍贵文物,又如祖母绿宝石,“有学者认为,很有可能是来自印度”。

  印度国家博物馆中亚部策展人萨海伊博士表示,展览反映了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青铜器中体现了中国辉煌的礼乐文明,不少展品见证了古代中国与印度等其他文明的联系与交流。

  【编辑:吴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