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书店筹房租五折甩卖,武汉人排长队购书
长江网11月28日讯(记者周满珍)11月27日晚8点,武汉知名独立书店百草园主人王国林,在朋友圈发布一条“一次为房租而战的促销”。书店决定从11月28日至12月1日,全场五折,为筹措2020年度门面租金。
短短一个小时,这则消息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并成为全国实体书店热门话题,不少书友、书店从业从员都发来关切的问候。11月28日早上9点,书店刚开门,便涌入大量读者,原本宽敞的书店空间,被选书的读者“包围”得水泄不通。截至下午5点,仍有大批读者在店外大排长龙,等待入场购书。

书店外,读者排起了长队
“如果每天都有这么多人,生存就不是问题了。”“一家书店温暖一座城市,我们不希望这样纯粹的好书店从武汉消失。”这些话,成了当天数百位涌入书店的读者的共同心声。
十年只卖好品质书 坚持书店的美好属性
开了快十年,位于华师一隅的百草园书屋,这已不是第一次为房租做促销活动了。王国林告诉长江网记者,把书变现,换成资金周转,对他是常事。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11年,“那是实体书店运营最艰难的时候,到2013年下半年开始好转”。
他说,这几年实体书店尽管受电子书、电商及阅读习惯转移的冲击,但政府也有适度补贴,整体状况在好转,他不希望这次促销引发唱衰实体书店的声音。在他看来,亏钱促销不要紧,没有钱交房租,店就开不下去了。
王国林拒绝谈情怀,他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喜欢并且擅长的事,值得骄傲,“在网络上,我们书店口碑排在前列。选书的质量、书店环境都有保障,有太多读者喜欢”。他说,书店尽管开在华师偏僻一角,但读者遍布全国。很多外地人到武汉旅游,一定来这里打个卡。
他透露,从今天早上9点到下午5点,书店的收入已超过9万,创下了从未有过的销售纪录,“很多人一听说书店开不下去了,赶紧来买书支持”。蜂拥而入的读者,让王国林欣慰,“只要找到合适的契机,很多人愿意走进书店,说明他们对纸质书还是有感情的”。与此同时,他希望自己的好书能遇到喜欢的主人,“书店卖的大部分都是著名出版社的书,当初选了好久,不能以正常的价格卖出去,保证基本利润,肯定遗憾,如果读者买了会看,就发挥了价值。如果仅仅因为价格把他们买走,我会心疼这本书”。
王国林自嘲地说,五折售书基本不赚钱,以致全国很多同行都关心,他今天亏了多少钱?
记者采访时,正有读者来咨询一本书的版本。他看了一眼就告诉读者,“彩色只有这一本,其他都是黑白的”,并劝读者,喜欢就带走,100多块,少在外面撮一顿就够了。
百草园是少有只卖书的纯粹书店,对于外界转型的建议,王国林说不想卖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把书店氛围和口碑做坏掉。“我个人物质欲望特别低,就想做好开书店这一件事情。我喜欢书店环境,有这个平台,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给山区孩子捐书。”他直言书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窗口,只要能活下去,就想坚守书店的美好属性,把读者服务好,并把公益属性做到最好。
他说书店开了快十年,支撑他坚持做下去的,就是读者对书店的感情。“有几次艰难时刻,都是读者借钱,两万、几万、几千的都有,书与人之间的这种信任是非常难的。”
实体书店的温度无可替代
在微信朋友圈知晓百草园在筹措房租,做文化传播的冯先生立即抽空来买了十几本书,“主要是表达支援,实体书店的温度,无可替代。”冯先生亲眼见证了武大豆瓣书店的消失,“我曾经是它的忠实读者,也参与过他们的众筹。现在虽然在网上可以看书,购买也方便 ,但身边没有实体书店,是一种巨大的缺憾。”
冯先生不愿意百草园重演豆瓣书店消亡的伤痛。他认为在这个时代,喜欢读书的人并不少,像百草园这样专做“图书内容”的书店,应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老王选书的眼光很好,品质有保障,标准也高,有一批忠实读者。”但他建议王国林可以尝试在朋友圈卖书,线上线下结合,更适合这个时代。
当天来购书的不少读者都是来自附近高校的大学生,出乎记者意料的是,这些网络原住民大多是00后,一致表示实体书店不能消亡,他们认为百草园和开在商业中心的书店连锁店有本质区别,“老王亦师亦友,来这里可以蹭吃,也可以谈心事”。
老王说,那些已在武汉毕业的书店旧友,在微信上知晓了促销信息,不少给本地同学开出购书订单。正在武大读研究生一年级的余双说,“我们都转发了促销信息,发自内心地支持,尽绵薄之力,让书店存活,否则太可惜了”。
不能把书店当成公共图书馆和打卡地
物外书店总经理陈富珍认为,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并不止百草园一家。据她所知,卓尔书店、时见鹿书店都处于亏损阶段。“除了电商,各种公众微信号、小程序都在卖书,实体书店的环境并没有变得更好。”
陈富珍认为书店不能卖情怀,“一个城市有没有实体好书店,要看城市的人民”。她坦言书店看似人潮很多,但很多人把书店当成公共图书馆或者打卡地,“读者享受书店服务,却不消费,不支持,这对书店运营也是不利的”。
她引用诚品书店创始人吴清友的话表示,诚品书店之所以能成功,不是诚品的精彩,而是有一批精彩的读者,愿意为图书买单。
尽管书店近来盛行复合型经营路线,卖咖啡卖文创,但陈富珍认为是杯水车薪。“实体书店的困难,全世界都一样。书店的运营成本太大。北京单向街爱琴海书店,还有名人加持,也要关门。”
王国林的偶像是南京先锋书创始人钱小华,“他是真正把书店当成城市文化空间在做,体现了真正读书人的担当。独立书店,对城市的意义,在于可以丰富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公立图书馆在功能上的不足”。
但业界都知道的是,南京先锋书店,之所以在实体书店领域一支独秀,是因为南京市政府大力支持,将其当成市政形象工程在扶持。“武汉这么大的城市,需要好品质的书店,成为休闲好去处。”陈富珍说。
【编辑:刘益谦】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