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相隔40公里,武汉两个学校学生在同一堂课中相互抢答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11-29 17:16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11月29日讯(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万芬)两所学校相隔40多公里,却能运用抢答器等教育信息化手段在同一堂课上回答问题、做练习。11月29日,长江网记者获悉,这种学区智联共同体教学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峰小学和东城垸学校(小学部)进行了展示,两校学生同上一节语文课,每一名学生的答题情况都会及时显示在屏幕上。
  40余公里外的东城垸学校学生抢到答题权 记者杨幸慈 摄
  薛峰小学老师王苗和东城垸学校老师余泽平共同执教语文课《出塞》,他们利用远端教学在网络上实现两校孩子之间的线上互通,师生通过高清屏幕进行远程教学。“秦时明月汉时关,请问这一句诗运用了古诗文中哪种常用修辞方法?”王苗提问后,两校学生拿起手中的抢答器开始抢答。屏幕显示,编号第12组的东城垸学校徐伊琳同学抢得作答权:“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回答正确,王苗立刻给12组加了一分。
  远程课堂上,两个班级的同学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互相交流学习,共同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抢答器不仅替代了老师点人回答问题的传统模式,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在做课堂习题时,孩子们也能通过抢答器来完成,每一个孩子的作答情况都会实时反映在老师的终端设备上,所有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目了然。老师能及时了解那些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们用手中的抢答器答题 记者杨幸慈 摄
  薛峰小学校长韩芳介绍,2017年薛峰小学与当年的东城垸中心学校(小学部)组建第12学区,2018年通过东城垸学校这个纽带,与汉南区第4学区的育才中学、东城垸学校(中学部)、黄陵中学、乌金中学联合成立了一个学习、研究、发展的共同体,组成12-4学区共同体。学区内实现信息平台共享,让中小学教师交流更加频繁,以此步推动教育优质资源的均衡发展。
  【编辑:付豪】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