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汉服、点朱砂、做糕饼……武汉老字号“扬子江”办起观光工厂
长江网12月18日讯(记者冯爱华)“这里看起来根本不像食品工厂啊!”近日,研学参观扬子江非遗糕饼文化园的华中师大一附中学生们发现,与传统工厂或景点相比,这里有全新的体验:在透明通道参观糕饼生产线,在非遗文化馆穿汉服、点朱砂、动手做自己的糕饼。
华中师大一附中学生们参观非遗文化馆
据了解,老字号“扬子江”变身观光工厂后,其打造的武汉首家集传统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非遗传承保护园,正式运营2月余,接待游客近4万人。
老武汉人心中,“扬子江”是一种记忆——带油皮的牛奶、煮开的奶糕、泡在茶杯中的京果,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愁味道。其食品品牌创建于1956年,不仅是首批湖北老字号,“扬子江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也被列为湖北省、武汉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上世纪90年代,改制后的扬子江走上了规模化生产的道路。随着江夏新园区的竣工投产,扬子江又在文化旅游融合的道路上展开新探索。
长江网记者看到,园区中散落绿荫、广场、亭阁、流水,非遗糕饼文化长廊则正在兴建中,据称这里未来将展示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的糕饼文化。走进糕饼生产车间,还未见到实物,沁人心脾的芝麻香气已扑面而来,全封闭的参观通道位于车间上方,隔着玻璃可以看到工人抖着笸箩给港饼沾上芝麻,或是将酥糖在糕粉中一遍遍滚匀……与流水线生产不同,这里保留着传统糕点制作的工序,许多环节必须人工完成。
体验动手做糕点
“糕饼在中国有3000年的历史,它伴随中国人的一生,出生、结婚有喜饼,做寿有寿礼……”5000平方米的“百遗工匠”非遗文化馆内,不仅展示了湖北悠久的糕饼文化历史、古法工艺,也再现了抓周、婚礼、祝寿的场景。与其他工业游不同,非遗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在戏台看传统曲艺,换上汉服上国学课,正衣冠、点朱砂、敲智慧锣,在婚礼、寿堂的复原场景听故事,还能在手工课堂上DIY自己专属的糕点。这些体验活动既融入了传统文化,又有符合现代人趣味的设计,颇受小朋友的喜爱。
“百遗工匠”非遗文化馆馆长叶韦志曾在台湾从事观光工厂业,在他看来,这是将非遗文化与观光工厂模式相结合的新形态。“台湾的观光工厂曾经盛行一时,仅小小的新北就有10多家。在武汉这里我们是第一家,观光工厂的市场潜力巨大,如果能够串点成线、可以带活一片。”据介绍,自9月底文化园正式开放,已接待近4万游客,吸引了武汉大学、澳门大学、华师一附中、首义路小学等来此开展校园交流、研学活动。作为非遗文化体验景点,文化园也被不少旅行社列入江夏游线路。
点朱砂
扬子江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投资千万兴办非遗糕饼文化园,不仅是食品主业的延伸,更在本地老字号中首次探索非遗和旅游融合。目前看来,旅游为非遗开拓了新的市场,非遗为品牌带来持久影响力,旅游观光、非遗传承、企业发展形成合力。
市文旅局非遗处负责人表示,扬子江非遗糕饼文化园是武汉第一家非遗+研学+旅游的非遗传承保护园,也是我市非遗生产性保护利用示范基地的典型。它在挖掘老字号品牌资源与价值,结合旅游观光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
链接:
非遗需要注入更多“活”水
当工厂面临关闭,观光工厂的兴起,让它们重现活力。
当非遗面临保护难题,旅游会是让它们“活”过来的那股清泉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凭借着代工模式和出口导向的政策,工业经济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因为长期依附在生产驱动的产业链中,以至于在工业浪潮过去之后,留下一大批即将被淘汰掉的工厂。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兴起“观光工厂”浪潮,将废弃的工厂重新改造,赋予文化内涵,供旅客实地体验参观。
面临危机,台湾制造业抓住了“观光工厂”这根救命稻草。许多工厂效仿欧美、日本,转型为保有生产制造又开放厂区观光的“观光工厂”。每一家“观光工厂”都拥有独特的观光主题,不仅呈现美化后的厂区环境,也提供产品制程参观、文物展示、体验设施等服务,是集“知性”与“休闲”于一身的新兴旅游景点。数据显示,2016年台湾有133家“观光工厂”,年度游客高达2210万人次。
如今,当非遗保护备受社会关注,引入旅游、在生产中活态传承不仅为一些非遗项目带来生机,也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南京秦淮灯会,将非遗项目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深度结合,成为秦淮旅游的核心支撑和代表作;景德镇古窑景区,恢复传统制瓷作坊与红店,并复建复烧11座不同时期的典型瓷窑,让传统的文化通过旅游被重新发现,也使景区重新焕发活力;湖北十堰,通过保护、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郧西七夕”,带动地区旅游业差异化、可持续性发展。这些案例,为非遗和旅游的相融相助做了生动的注解。
让非遗在生产中活态传承,武汉也有先例。2018年,叶开泰文化街区作为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全新开放,它所构筑的中医药产业生态,不仅是“前店后厂”,也是旅游景点。“只有真正回归人们的生活,非遗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武汉市非遗保护人士说。
【编辑:金鑫】
据了解,老字号“扬子江”变身观光工厂后,其打造的武汉首家集传统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非遗传承保护园,正式运营2月余,接待游客近4万人。
老武汉人心中,“扬子江”是一种记忆——带油皮的牛奶、煮开的奶糕、泡在茶杯中的京果,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愁味道。其食品品牌创建于1956年,不仅是首批湖北老字号,“扬子江传统糕点制作技艺”也被列为湖北省、武汉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上世纪90年代,改制后的扬子江走上了规模化生产的道路。随着江夏新园区的竣工投产,扬子江又在文化旅游融合的道路上展开新探索。
长江网记者看到,园区中散落绿荫、广场、亭阁、流水,非遗糕饼文化长廊则正在兴建中,据称这里未来将展示与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的糕饼文化。走进糕饼生产车间,还未见到实物,沁人心脾的芝麻香气已扑面而来,全封闭的参观通道位于车间上方,隔着玻璃可以看到工人抖着笸箩给港饼沾上芝麻,或是将酥糖在糕粉中一遍遍滚匀……与流水线生产不同,这里保留着传统糕点制作的工序,许多环节必须人工完成。
“糕饼在中国有3000年的历史,它伴随中国人的一生,出生、结婚有喜饼,做寿有寿礼……”5000平方米的“百遗工匠”非遗文化馆内,不仅展示了湖北悠久的糕饼文化历史、古法工艺,也再现了抓周、婚礼、祝寿的场景。与其他工业游不同,非遗是贯穿始终的主题:在戏台看传统曲艺,换上汉服上国学课,正衣冠、点朱砂、敲智慧锣,在婚礼、寿堂的复原场景听故事,还能在手工课堂上DIY自己专属的糕点。这些体验活动既融入了传统文化,又有符合现代人趣味的设计,颇受小朋友的喜爱。
“百遗工匠”非遗文化馆馆长叶韦志曾在台湾从事观光工厂业,在他看来,这是将非遗文化与观光工厂模式相结合的新形态。“台湾的观光工厂曾经盛行一时,仅小小的新北就有10多家。在武汉这里我们是第一家,观光工厂的市场潜力巨大,如果能够串点成线、可以带活一片。”据介绍,自9月底文化园正式开放,已接待近4万游客,吸引了武汉大学、澳门大学、华师一附中、首义路小学等来此开展校园交流、研学活动。作为非遗文化体验景点,文化园也被不少旅行社列入江夏游线路。
扬子江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投资千万兴办非遗糕饼文化园,不仅是食品主业的延伸,更在本地老字号中首次探索非遗和旅游融合。目前看来,旅游为非遗开拓了新的市场,非遗为品牌带来持久影响力,旅游观光、非遗传承、企业发展形成合力。
市文旅局非遗处负责人表示,扬子江非遗糕饼文化园是武汉第一家非遗+研学+旅游的非遗传承保护园,也是我市非遗生产性保护利用示范基地的典型。它在挖掘老字号品牌资源与价值,结合旅游观光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
链接:
非遗需要注入更多“活”水
当工厂面临关闭,观光工厂的兴起,让它们重现活力。
当非遗面临保护难题,旅游会是让它们“活”过来的那股清泉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凭借着代工模式和出口导向的政策,工业经济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因为长期依附在生产驱动的产业链中,以至于在工业浪潮过去之后,留下一大批即将被淘汰掉的工厂。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兴起“观光工厂”浪潮,将废弃的工厂重新改造,赋予文化内涵,供旅客实地体验参观。
面临危机,台湾制造业抓住了“观光工厂”这根救命稻草。许多工厂效仿欧美、日本,转型为保有生产制造又开放厂区观光的“观光工厂”。每一家“观光工厂”都拥有独特的观光主题,不仅呈现美化后的厂区环境,也提供产品制程参观、文物展示、体验设施等服务,是集“知性”与“休闲”于一身的新兴旅游景点。数据显示,2016年台湾有133家“观光工厂”,年度游客高达2210万人次。
如今,当非遗保护备受社会关注,引入旅游、在生产中活态传承不仅为一些非遗项目带来生机,也为非遗保护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南京秦淮灯会,将非遗项目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深度结合,成为秦淮旅游的核心支撑和代表作;景德镇古窑景区,恢复传统制瓷作坊与红店,并复建复烧11座不同时期的典型瓷窑,让传统的文化通过旅游被重新发现,也使景区重新焕发活力;湖北十堰,通过保护、传承与弘扬传统节日“郧西七夕”,带动地区旅游业差异化、可持续性发展。这些案例,为非遗和旅游的相融相助做了生动的注解。
让非遗在生产中活态传承,武汉也有先例。2018年,叶开泰文化街区作为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全新开放,它所构筑的中医药产业生态,不仅是“前店后厂”,也是旅游景点。“只有真正回归人们的生活,非遗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武汉市非遗保护人士说。
【编辑:金鑫】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