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底色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12-23 10:04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李菲,武汉市硚口区崇仁路幼儿园副园长,荣获区“学科带头人”“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兼任武汉市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相关教育管理、教育经验等多篇论文、案例在省市获奖或发表。

  长江网讯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孩子们在童年时代,会收到许多难忘的礼物,儿童书籍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喜欢阅读”成为家长对孩子们的期望之一。正因为如此,有更多的年轻父母们开始关注孩子的早期阅读。面对学龄前儿童,如何让他们在早期阅读中找到兴趣点、发现书籍的魅力呢,李菲老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

  绘本是最适合学龄前儿童阅读的图书。书中的图画、符号以及少量的文字,都是孩子们阅读的内容。年龄越小的孩子,阅读的绘本中文字量应该越少,可以是短小易懂可重复的句子,也可以全部用简单的图画来表现。

  通过问答找准关键信息

  每一册绘本都会向读者传送不同的关键信息,也就是“知识点”。在阅读过程中,家长需要帮助孩子通过观察、发现来找到关键信息,或者在问题的回答中引导孩子辨别、思考和理解,养成边看边想的阅读习惯。同时,要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转换方式让孩子快乐阅读

  把绘本中的情境转换成亲子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理解阅读内容。根据绘本中的内容选择可操作的材料,让孩子在动手动脑中感知内容。借用绘本中的角色完成故事创编,满足孩子对故事内容不断丰富和重构的愿望。

  坚持做亲子阅读的陪伴者

  让孩子爱上阅读,父母必须做阅读的先行者。作为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要有陪伴孩子持续阅读的决心。一个独立温馨安静的阅读空间、一个可以随读随取的书架,这些都是阅读习惯养成的物质条件。每天睡前的小故事、餐后半小时的“阅读时间”等,家庭内约定的制度和家长的坚持,则是阅读习惯养成的精神条件。

  希望在家长的陪伴下,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底色,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终身受益的一种习惯。 (记者向洁 通讯员曹斌 整理)

  【编辑:黄亚婷】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