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我市防控体系日趋完善,有利于早期发现群体性疾病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9-12-31 16:22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12月31日讯(记者毛茵)2003年参与了SARS一线指挥的公共卫生防疫专家方天人教授回顾,面对2003年“非典”肆虐,武汉疾控人不畏艰险,科学防控,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非典”的处置形成一系列应急预案、方法和规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行动指南。
  中国首套防“非典”专用测温系统——红外线可见光双显成像测温系统,2003年5月在武汉研发成功,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武汉等抗非一线大显身手,并通过了相关部门鉴定,是当时中国性能最好、功能最强、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防“非典”专用测温系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田波2001年—2015年12月受聘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期间,在他的推动下,武汉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建立了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2003年初,SARS病毒在全国肆虐,田波院士亲自带领团队,利用2001年建成的P3实验室的有利条件,立即开展了对SARS病毒的融合机制和其抑制物的研究,很快就筛选到了能抑制SARS病毒入侵的多肽药物,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
  方天人说,经历“非典事件”后,群众的防病意识普遍增强,武汉市公共卫生队伍不断加强,基层各级防控、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技术手段更加先进,使早期发现疫情成为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活动更加频繁,食物的种类和来源渠道增多,加上空气污染等多方面的因素,群体性疾病的防控难度加大。因此,在国际国内人员流动量很大的情况下,面对不明原因的疾病发生时,她建议老人和孩子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获取食物尽量选择规范的安全渠道,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和新鲜,勤洗手。重要的还有保持平和心态,发现不适积极就医治疗,不信谣传谣。
  【编辑:杨京】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