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扶贫点村民带着年货“走亲戚”,公安分局院内赶起“半天集”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1-15 04:01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戴旻阳 通讯员孙逊)1月14日早上8点,油茶树茶油的香气缠绕着红蓝相间的警灯,弥漫在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的院子中。当天凌晨3点,在距离100多公里外的新洲区徐古街长岗山村,20余位村民早早起床,将自家产的各式农产品收集装车,到武昌区“走亲戚”——该村是武昌分局的对口扶贫点,近年来,分局帮村里建起了茶园,修起了民宿。受到帮扶的村民们,都迫切地想要表达对扶贫工作的感谢,多次提出要送些农产品到分局来,给辛苦工作的民警们尝尝鲜。

  村民带着土特产来到分局大院摆摊 记者史伟 通讯员孙逊 摄

  这个当然不能收,但村民们不依。

  “僵持”中,一个好点子被提了出来——何不让村民们把自家产的农产品卖给民警们,这样不仅融洽了警民关系,满足了村民们的愿望,也帮助农产品找到了一条销路,实现了再一次的精准扶贫。

  公安局里的“农贸市场”应运而生。

  菜现收肉现宰保证新鲜 

  知道是在扶贫工作队的单位摆摊,村民们相当热情:“都商量好了,统一按批发价!”

  知道是村民们摆的集市,民警们买得也很是爽快:“不谈钱,装袋就行了!”

  “刚摘的菜薹,3块钱一把。”

  “土鸡是昨天晚上收的,绝对新鲜!”

  现场20多个摊位前,穿着皮衣的长岗山村村支书徐志阳跑前跑后,面对民警们的询问一一解答,给村里的农产品做着介绍。临近春节的寒风之下,绕着市集跑几趟,徐志阳的鱼尾纹旁已淌下汗珠。

  作为市集的组织者之一,徐志阳负责统计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豆丝200斤、土鸡60只、土猪肉200斤……全是村民们自家产的,开市前一天刚刚收齐,就是为了保证绝对新鲜。

  半个月前,村里给每户下发了市集的通知,12日起,他开始挨家收集农产品。13日晚8点他领着一辆货车提前到达武昌,另两辆货车载着新鲜的肉类等产品开市前刚刚到达。

  “村民们今天早上3点钟就起床了”,徐志阳笑说,知道是去村里扶贫的单位,大家都积极得很。

  扶贫小组多次收到无名菜 

  市集旁的刷卡结算点门外,采货完毕的民警拎着大包小包排起了长队。看着排队等候的民警,武昌区公安分局驻长岗山村工作队的周锦先笑开了花。“经分局党委同意,这次市集的产品,民警们可以直接使用员工饭卡支付”,他解释。

  2018年,他被任命为长岗山村第一书记,走进了新洲区海拔650米的山区。村里共184户762人,精准扶贫户6户26人……说起村里的事他如数家珍。

  站在摊位前看着同事和乡亲们有说有笑,周锦先感慨良多。担任驻村扶贫队员以来,他经常收到的“无名菜”,这次终于有了名。

  周锦先介绍,武昌分局的三名驻村工作队队员平时就住在村委会的寝室里。每天天亮,队员们就会进村串门,了解村民的需求,联系相关专家做产业指导或介绍村民外出务工。

  奇怪的是,任职以来队员们天黑返回寝室时,多次在寝室外发现无名菜:两个大南瓜、一大把黄瓜或大白菜,用塑料袋包好了静静躺在门外。光周锦先自己就遇到过三四次。问了村干部也是一头雾水,几经询问才知道是家里菜种得好的村民,将“收多了的菜顺便拿来的”,“每次都跟他们说不能收,但还是有下一次”。

  与其让村民们“偷偷”送菜又被退回,不如光明正大地卖菜,经过村干部与武昌分局领导的沟通,在武昌区人民政府扶贫办的指导下,促成了“到武昌分局摆集市”。

  半天就销光 

  14日中午,村民陶晓斌的肉摊上已所剩无几。

  今年,陶晓斌家里一共养了17头猪和7头牛。为了这次的市集,他特地带上了猪牛各一头,开市不到半个小时摊位上已快被卖光。

  “以前都说武汉一天一个样,现在我们长岗也是一天一个样”,陶晓斌咧开了嘴。原先村里是山区,路不好走,跑趟市内要近3个小时,所以往年他都是等着市内的商人到村里去收肉。现在村外通了红色旅游线,村里的路也重新翻修,这次赶市集只花了2个小时,他真切体会到了什么叫“直销”。

  2014年陶晓斌修缮了家里的屋子,2017年又新做了个平房。家里变了样,村里变化更大。屋头装上了光伏发电板,田间开了200多亩的黄金茶园,去年村里又多了民宿度假村和农耕展览馆。“现在不少村民都在茶园做工,一天能挣近百块钱。”

  和陶晓斌一样,原本计划开一整天的市集,临近中午产品都已卖出大半。

  【编辑:金鑫】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