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娱乐有变化,麻将桌不再受独宠
长江网1月17日讯(见习记者施佳丽)“这是我结婚去上海度蜜月时的船票,这是上世纪50、60年代用的粮票,这是香港回归那年的纪念邮票,这是以前我的奶奶用来暖被窝的铜壶……”16日,在洪山区洪山街保利心语西区的社区时代印记馆内,居民余女士正动情地讲述着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保利心语西区社区时代印记馆内的书籍专柜 见习记者施佳丽 摄
时代印记馆展厅的墙壁上分别展示着“工业记忆”“商业变革”“光荣岁月”等主题的旧照片,在玻璃展柜里,陈列着搪瓷杯、旧粮票等具有年代感的物件。余女士说:“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们国家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那个时候,粮食有限,粮票比钱还珍贵,有钱都不一定能吃饱。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有钱了,看着这些粮票真是忆苦思甜呀。”
时代印记馆内的粮票 见习记者施佳丽 摄
社区书记李人杰介绍,当年轻人外出工作的时候,家中的老人和小孩是社区重点关照的对象,为了让老人们有一个回忆青春、寄托情感的地方,社区特意向居民们征集老物件,并开设展馆对外展示。据了解,保利心语西区社区约有6000名居民,多为外地来汉的年轻人以及他们的父母。
展馆里,除了居民捐赠的老物件,还有社区购置的各类书籍、文化用品。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时光印记馆的前身是便民暖心屋,社区每个月都会在此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设老年课堂、组织兴趣社团活动。
社区居民在时代印记馆开展活动 见习记者施佳丽 摄
“为了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我们配套开设了‘银龄课堂’,教室就在馆内,社区定期请老师为居民讲授关于科技、自然、生活、医疗等方面的课程,居民也可以站上讲台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李人杰说,过去老人们的文娱方式很单一,以前在茶话会上让大家提建议时,老人们都说要多加几张麻将桌,而现在,老人们开始走进课堂,聚到教室读书看报、剪纸绘画了。“通过这些文化活动,社区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了,居民的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了”。
【编辑:黄亚婷】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