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之役,请给爱心捐赠加个“精”丨长江评论

长江网评论员 鲁珊
武汉疫情发生以来,八方驰援,爱心捐赠源源不断。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同胞,想方设法给武汉前线送来物资,极大缓解了武汉抗疫一线物资保障的紧张局面。
然而,最近从抗疫一线反馈回来的消息称,由于爱心人士大部分并不了解医疗行业用品的使用标准,捐赠的用品很多医院无法使用,随之而来的处置也成了难题。
武汉一家定点收治医院接收到的赠品中,有用于防范花粉过敏的口罩,有普通的护理口罩,还有一些民用护目镜,这些物品都不能用于医疗防护。目前缺口最大的是医用的N95口罩,9132型或1860型,以及专业医用防护服。
目前,武汉各大医院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捐赠物品,从医用要求来看,大部分都派不上用场。
但是这些用品,对于非医疗前线,比如社区、公共场所等防护要求较低的地方,却大有用场。医院人手紧张,花费大量人力整理处置这些用品,于医院是效率损耗,也让这些跨越千里的爱心捐赠,没有用到刀刃上。
爱心捐赠是民间自发的资源流动与重新配置,为“武汉保卫战”起到重要的物资保障作用。
“疫情”是一场非常之役,需要与时间赛跑,也需要以效率取胜。相比医护人员,捐赠链上的人们,更有时间和精力来为不同的捐赠品分类分区,加上标识。爱心捐赠多走一步,便能让“精华帖”更容易识别,让捐赠物品更能定向发挥作用。
【编辑:余淮】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