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在“逆行”中奋勇前行,向万众一心的城市抗疫者们致敬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2-01 01:44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1月27日,李克强总理来汉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在武泰闸武商超级生活馆,总理说“祝福武汉人民平安健康”,正在一旁买单付款的武汉大妈赵金枝脱口而出补充了一句“长寿”,她的淡定引来现场群众和全国网友们的一阵掌声。

  长江网1月31日讯 1月28日,钟南山院士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提及武汉时,钟南山院士几度哽咽,眼含泪光,画面让人动容。他坚定地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武汉是能够过关的。

  城市,归根结底是一部人的历史,也因为人而决定着城市的未来。武汉战“疫”打响以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看到,面对疫情,大家并没有逃避、后退,整座城市的人都在逆行、冲锋。城市的英雄们,都在保卫着这座英雄的城市。武汉,因“逆行”而奋勇前行。

  逆行,是这座城市的人固有的特质,也是他们对家园坚定的守护

  1月31日下午5时20分,武汉市肺科医院综合楼9楼一间办公室内,杜荣辉专注地坐在电脑前,查看患者病历。“累不累?” “不累不累”,但嘶哑的嗓音却出卖了她。

  50岁的杜荣辉是武汉市肺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1月3日中午,杜荣辉完成日常诊断工作,刚准备休息下,医院突然转入6名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她马上回诊室问诊。从那时起,她几乎再没有脱下那身白大褂。

  医院三个隔离病区收治了100多名患者,每天8时30分开始,杜荣辉要花上两个半小时,查房问询这些患者的病情。医院发热门诊每天接诊200多人,对一些门诊难以把握的案例,需要专家组进行商讨、确认。医院的重症病人多,诊疗方案需要随时变更,这也需要专家组参与制定,她每天都要仔细研究约40份危重患者病历。

  这28天,杜荣辉每天平均工作时间超过15个小时。下班后,她也不休息,这时她才有时间,去研究学习国内外专家针对疫情发表的论文和诊治观点,为更好的诊治患者做储备。

  丈夫在援疆。尚在读书独自在家的女儿,怕妈妈身体吃不消,经常熬汤给她补充营养。

  疫情暴发,武汉的医护人员一马当先,冲到前线,哪怕身心疲惫,也没有退缩。他们的逆行,源于城市积淀的英雄血液。

  1月31日,通过网络成为雷神山医院建设的“云监工”的网友已经达数千万人之多,在网友眼皮底下忙碌的,有来自江夏区栗庙村危陈湾的危龙、危凤、危超三兄弟。

  1月25日大年初一,三兄弟看到雷神山医院建设新闻,便参与到医院建设中。老大危龙开运输车,老二危凤、老三危超开挖车。

  因为工期紧,晚上弟弟开挖车时,危凤就在副驾驶座上打个盹,随时待岗。“现在是建设高峰,基本上坐进驾驶室就下不来,只有吃饭的时间才出来放下风。”因为驾驶室空间不大,为防止挖机四周有工人走过,驾驶员还要集中精力,眼观四方,一个班倒下来腰酸背疼, “很值得。我们以前开挖机都是盖小区,在这个非常时刻,可以保护城市。我们每天多做一点,工程就结束得快一点。”

  31日,大哥危龙回村里负责防疫工作,危凤和弟弟还在进行最后的冲刺。 “我们不想说豪言壮语,身为武汉人,就要为武汉出力。有大家,才有小家。”

  作为城市的主人,当她有难时,只能用逆行的姿态去守护她。

  逆行,就是城市有了难关,每个人都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1月31日,环卫工人满彩美进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清扫保洁已是第7天,也是最后一天。接下来,她的工友们将来换岗,满彩美将进入14天的隔离期。

  25日,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保洁力量不足,江汉城管成立了一支环卫志愿突击队,专门负责这家医院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满彩美主动报名。当天下午,第一批11名环卫工人进入医院。

  “我们第一天主要是清理医院积存几天的垃圾,一直清到晚上11点多,有100多桶。” 满彩美说,“各层楼的生活垃圾,要清理,有时病人在打针,不能动,放在病房床头柜或是地上的垃圾,我们也要帮忙处理,还要用消毒药水给病房拖地。”由于要进入病区,满彩美每天必须穿全身防护服。

  满彩美穿的防护服有2层,里面先穿一层蓝色隔离服,外面再套一件白色防护服,不透气,每天都是满头大汗。

  满彩美晚上回到住处,都会和丈夫、孩子们视频报平安。女儿问她,妈妈你为什么要去?她说,打个比方,要是妈妈住院,没有人照顾帮忙,那妈妈怎么渡过难关。

  王索是武汉建开工程总承包有限责任公司党群纪检部主管。31日中午,他驱车4公里来到中百仓储吉庆街店,手持体温测试仪,给每一位进店市民测体温。

  从30日开始,他和其他25名同事分别赶赴23家不同的超市门店,义务当起了体温检测员。

  “生在武汉,长在武汉,这一次武汉有了难关,我肯定要尽一份力。”他每天站4个小时。“很多老人走到超市门前气喘吁吁,会在门外稍作休息后,再主动找我测量体温。”

  城市的逆行者们来自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城市有难,他们放下自我,默默的站出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2岁的林庆是武汉交发运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出租司机。这几天,他负责无偿接送医护人员出行。医护人员居住在三镇,接送距离远,最远的单程达到30公里左右。林庆每天天没有亮就得出门,一天下来就要跑遍江岸、江汉、汉阳、硚口、青山、东西湖等多个区。从1月27日至30日,共运送了7位医护人员上下班,共行驶300多公里。他说:“作为一个武汉人,能以行动为这些一线的医护人员出一份力,很有干劲,接下来还会继续”。

  逆行,就是迎难而上,打破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青山区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万军在部队时曾参加过98抗洪和汶川地震抢险救灾,正月初一,该区组建由70名退役军人组成的突击队。“抗疫一线,党员干部要冲在前”,万军主动报名,担当防控疫情“尖刀”。

  1月26日下午,得知天津医疗队即将进驻青山,“突击队”受命前往武钢二医院专科住院部执行清洁消杀整理任务,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一起清理房屋4层70余间,铺设床位120张,转运物资720余件套,用一下午时间“抢出”了一栋楼隔离病房,为天津医疗队进驻及收治病患创造条件。

  利剑出鞘其必锋芒,对于医护人员上下班出行难,万军联系两位战友组建了青山区“医护人员爱心车队”。186名志愿者司机,持续帮助群里的657名医护人员上下班,成为医护人员出行“守护神”。

  “逆行者”们迎难而上,正在打破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市疾控中心病原生物检验所血源性病原室主任、副主任技师唐力,疫情发生后,被抽调至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保障组,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她坦言:“这是入职30年来头一次遇上这么高的检验工作强度。”

  1月22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下放到武汉市后,市疾控中心组建4组检测团队轮班作战。唐力的检测团队共5人,其中3人负责核酸提取,两人负责基因扩容。“平时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但为了提高效率,我们进行流水线式操作。”

  “现在的检测量是平时的10倍。”唐力说,目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病毒核酸检测,不仅对实验操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高,对心理素质也有极高的要求。就算是10倍操作强度,也要用拿出平稳心态。

  实验人员加紧快干,为全市病毒检测提速创造了条件。22日,武汉市指定市疾控制中心等10家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28日再增加8家指定检测机构。

  疫情防控,看不见摸不着,工作艰难而复杂,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正在挖掘自己的潜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逆行,是这座城市里的抗疫状态,也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武汉大妈赵金枝在武泰闸武商超级生活馆买菜时恰好碰到李克强总理视察,总理对在场市民说“祝福武汉人民平安健康”,正在一旁买单付款的赵金枝脱口而出补充了一句“长寿”,她的淡定引来现场群众一阵掌声,走红网络。

  赵金枝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一家人春节分居两地,刚开始有点慌,但是看到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小区卫生也清扫得很好,超市的菜也丰富,现在就没那么焦虑了。

  现在,赵金枝安心在家里,用儿子抖音号动员大家做好家里卫生,勤消毒,少出门,戴好口罩,一起为武汉加油。她说:“武汉就是这样淡定、大气、‘耍拉’,碰到困难也有‘板眼’闯过去!”

  武汉大妈的淡定和大气,源于她看到了太多的人在逆行,不管是本地人的奋战,还是外地人的帮忙。

  洪山区珞南街广八路社区党委书记王璧,除夕夜告别担心得直掉眼泪的妹妹,从成都驱车15小时赶回武汉。

  1月中下旬,家中老人在成都病重,王璧请假前往照料。农历腊月二十九,王璧获知武汉市宣布交通管制,疫情形势空前严峻,没有机票、没有高铁,王璧毅然拉着26岁儿子在除夕夜晚11点出发回到了武汉的工作岗位。

  王璧一天平均要接50多个电话,曾有居民为母亲求医问诊,半天时间内连续打11个“连环CALL”给王璧,经过多方协调终于排除了患病可能性。

  他们6名社区工作人员中有4名是党员,1名是预备党员,他们或离开不到2岁的孩子,或告别卧病在床的亲人,或忍住腰颈椎的顽疾,一直坚守岗位。在社区,还有百余名退休老党员也非常活跃,主动成为义务科普宣传员。

  外地来汉支援的医护专家更让人敬佩。周宇麒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大内科、呼吸专科副主任,是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的专家之一。他参与过抗SARS、汶川地震等多次医疗援助,经验丰富。大年三十,他第一时间报名来汉支援,10分钟就收拾完行李奔赴火车站。

  周宇麒团队每人分管呼吸科6病区的20个病人。“上岗”第一天,他就带头进隔离病房。“这个时候同事们希望看见我和他们共进退,这是有助于鼓舞士气的。”周宇麒说,每个班都必定亲自到病房治疗,和护士一起查房,了解病人最新情况,为患者答疑解惑,让患者感受到“医生和我们站在一起”。

  (记者 杨荣峰 邓小龙 李锐 孙珺 夏奕 陶常宁 龙京 黄琪 周满珍 戴旻阳 孙笑天 通讯员 雷雄林 胡琛 李建国 刘杏念 卢叶蕊 王敏 统筹/胡孙华 马振华)

  【编辑:陈冀滨 丁翾 符樱】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