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紧急开设隔离病区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抗疫战斗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2-12 13:41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2月12日讯 2月1日以来,谢恩梅所在的青山区红钢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急开设了一个疑似新冠肺炎和确诊轻中症患者的隔离病区。截至2月10日,仅有的30个床位已全部收满。作为临危受命的病区护士长,谢恩梅已经在隔离区守护了10天,从未离开。

  开设了疑似新冠肺炎和确诊轻中症患者的隔离病区后,红钢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的钢城四街已封闭加强管控。外卖小哥在围栏外联系买家前来取餐。记者胡冬冬 摄

  这个隔离病区的建立,是为了落实上级“应检尽检、应收尽收”的要求,迅速收治隔离,切断传染源。谢恩梅回忆道,“2月1日那天下午,风很大,我们围在院子里开会。宣布名单时,25个小伙伴都很振奋,马上组了一个‘钢铁侠’微信群。”会后,没有一个人讲条件,提困难,全部上三楼筹建隔离病区,大家搬床,运被子,拖氧气瓶。傍晚6点,隔离病区还没完全整理好,由街道转送的患者就住了进来。

  为了提高隔离安全等级,红钢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所有科室停止使用,长长的中医科室走廊上,医护人员正在进行消杀。记者 胡冬冬 摄

  三楼部分病房被临时改造成休息室。记者胡冬冬 摄

  推开半清洁区的隔离门,右侧是医生办公室。王艳、何元杰、胡芳三位医生打开电脑记录,逐一查看患者的血相检查和血氧监测表,相互交流讨论治疗方案。中间的会诊台上,摆着一本交接班记录册,牛皮纸封面上印着“青山区第一医院”几个宋体字(红钢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有名称,编者注)。

  每个区域,都临时增加了醒目的标识。记者胡冬冬 摄

  走出医生办公室,迎面是一个配液室,门口立着的标牌上写着“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呵护每一位患者”,落款为“青山区卫生健康局”。再迈一道房门,就是这一批新冠肺炎轻中症患者的隔离治疗区,由综合一、二病区和惠民病房组成。

  每天早上进入隔离病区,开工前大家都会一齐加油打气,期望疫情早日结束。2月10日早晨当班的9位护士背上都留有名字和标记,便于相互辨认。记者胡冬冬 摄

  隔离治疗区的护士站,配有两台电脑,主要进行患者登记,问询病史,记录病程和护理记录。副护士长陈黎说,除了电脑录入,还要将患者带入病房,开展健康宣教,宣读住院须知,再通知管床医生,全部写入临床信息系统。

  站内的小黑板上,写着“今日发烧:33床,35床,37床。告病危:无。供氧:38床,41床,42床,47床,57床,B8床。” 护士罗雅婷说,抬眼就能看到,用心才能和病魔赛跑。

  三楼部分病房被临时改造成休息室,两位女护士刚换完班后在休息室吃午饭,护士牛春娟的脸上还留有防护服、口罩挤压的痕迹。记者胡冬冬 摄

  “今天的午餐有红烧泥鳅,”90后护士胡喆做完体温巡测登记,紧接着开始推车送餐。她先是洗手消毒,然后逐个敲门,将盒饭、酸奶送到患者的床头柜上。

  护士长谢恩梅告诉长江网记者,胡喆的家远在三环之外的白玉山,为做好隔离病区的护理工作,她已经连续10天就地住宿,守在隔离病区门口的宿舍里。 还有护士程雯希、罗雅婷、胡文会、牛春娟等人,全部选择不回家。

  护士正小心翼翼从病人鼻腔中进行核酸检测采样,从口腔取样容易引起病人口沫飞溅,造成更大传染危险。记者胡冬冬 摄

  护士牛春娟,正小心翼翼将空氧气罐搬至待更换的区域。身躯普遍瘦小的女护士们,挪动氧气罐吃力又得小心。记者胡冬冬 摄

  正在隔离病区查房的苏杰医生说,她的妻子方欣供职于协和医院ICU病房,夫妻双方同时战斗在大江两岸的疫情救治第一线,“虽然都在武汉,但我们已经有20多天没见面了,就连微信对话,也很少同时在线。”

  “基层医生有责任也有担当,大家用爱将自己隔离在疫病救治的最前线,”隔离区负责人、红钢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袁昊说。

  上午做完所有计划工作后,牛春娟在护士站享受了等待中的休息时光,年轻活泼的性格,也给同事们带来欢乐。记者胡冬冬 摄

  走出隔离病区,电梯口迎面悬挂着一个金色的铭牌:“防治非典立功单位,青山区委区政府,2003年8月”。 (记者王建兵 胡冬冬 通讯员高萍芳)

  【编辑:余淮 郭文婕】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