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自驾临时改装皮卡车,这群勇士为患者搭建希望之路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2-15 18:33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2月15日讯(记者史强)2月14日晚上9点,武汉气温陡降,街边的行道树像面团一样,被凛冽的寒风揉捏得不成形。30岁的谌云龙送完当天最后一名患者,驾驶皮卡车回到位于东西湖区金银湖街群众信访接待服务中心的临时驻地,按照要求,拿出消毒水给车厢进行消毒。
  2月14日当天,谌云龙从白天忙到深夜,一共接送了10多名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出行,忙完才想起要给妻子补了一个电话。
  所有人员进出都要进行消毒 记者金振强 摄
  与此同时,谌云龙的其他队友们都冒着狂风,还在接送人员的路上。这样的场景只是这支皮卡小分队的日常。
  1月26日,为了缓解社区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出行问题,金银湖街工委发起倡议,成立了一支应急出行保障队伍。19天里,这支队伍迅速壮大,从1个人、1台车扩展到6个人、4台车,累计接送患者近百人次,和社区专车一起,成为阻击疫情期间,居民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
  两位轻症患者被送到对口医院进行治疗 记者金振强 摄
  2月13日和14日两天,小分队共出车109次 ,长江网记者连续跟车随行,目击这支小小的队伍如何一路逆行,为患者和群众搭建希望之路。
  临时改装车厢,兼顾防疫安全
  2月13日上午10点,小分队负责人汤中华的微信群里发来信息,一位居民要去隔离点,在了解了各位队员的情况后,这个任务交给了刚送完人回来的李奇元、李谋。
  中华正在与王杰、徐娟、卢苇、 李谋、李奇元、谌云龙(从左至右) 记者金振强 摄
  “我们有一个群,各个社区和网格员都在里面,大家有患者、疑似患者或者密切接触者需要出行,大家就会将信息发在群里,我们联系后赶去。”汤中华说。
  51岁的汤中华是东西湖区金银湖街城管办负责人,也是第一批响应街道号召,发起成立这支队伍的人。为了便于运送人员、同时也兼顾防疫安全,车队使用的车辆清一色都是皮卡车,同时对车厢做了改装。大家临时在车厢上加装了一个车棚,因为时间紧迫,又找不到材料,这个临时车棚用的遮挡物都是一些宣传横幅之类的物品,“首先是保障安全,同时也可以为患者挡一下风,减少他们和周围车辆、人群的接触机会,美不美观真的没有时间去考虑。”汤中华说。
  李谋与李奇元接力将隔离人员送往“方舱医院” 记者金振强 摄
  10分钟后,李奇元、李谋驾车来到约好的小区附近,一位中年妇女正焦急地在马路边等着,车子刚停稳,她就迅速坐进车厢。在确认乘客坐稳后,两人驾车前往附近的一个隔离点。到了隔离点后,两人临时又接到通知,这位居民前几天出现了发热症状,需要临时到附近医院做核酸检测,“这样的临时性任务很多”,李奇元说。
  自备小板凳垫脚,让体弱者顺利乘车
  李奇元、李谋的车离去后,另一名队员谌元龙驾车也来到了这个隔离点,接手他们没来得及转运的患者。
  等待10分钟后,一名老人走出隔离点,一手拖着行李箱,一手拿着装有随身物品的大袋子,谌元龙迎上去,帮她提着袋子,送老人上车。看到老人身材矮小,身体单薄,谌元龙从车厢里拿出备好的一张折叠小板凳,让她踩着板凳顺利登车。
  夜色中,李谋坐在驾驶室待命,随时出车运转患者 记者金振强 摄
  准备发车时,刚好另一台车也赶到现场,车上乘客是一名小伙子,他和老人一样,也是要去协和东西湖医院,经商议,小伙子也上了谌元龙的车,节省的车辆可以多跑一趟。
   这位被隔离酒店的小伙转车前往医院复查 记者金振强 摄
  到了医院,谌元龙将车停稳后,先帮老人拿下行李,再拿出折叠板凳,让老人顺利下车,目送两名患者到医院后,谌元龙拿出消毒水对车厢进行消毒。消毒完毕,没有收到新任务的谌元龙就驾车返回驻地吃午饭。
  “板凳是在1月27日左右开始准备的。”汤中华回忆说。第一天接送患者出行后,他们总结了一些问题,并马上着手解决。出于防疫要求,队员们是被严格禁止直接与患者有身体接触的,看到一些老人和身体虚弱的患者上下车较为吃力,车队都备了小板凳,供大家垫脚。
  汤中华告诉长江网记者,他们接送的都是病情相当的患者,按照医院的要求,每台车每次接送的人数不能超过4人,而且每趟都做了充分的消毒,最大限度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
  难得的一次“全员”聚首吃饭
  2月13日中午12时许,外出接送人员的车辆陆续返回驻地,香喷喷的盒饭也送来了,辛苦了一上午的队员们准备吃午饭了。
  让汤中华高兴的是,两名女同志主动请缨,前来增援车队。他上午花了几个小时时间,反复给她们讲注意事项、消毒要领,并看了她们的驾驶技术,高兴之中也带着一丝担忧。为了照顾女同志,他最后决定安排她们的车专门接送治愈出院患者和解除隔离的群众,尽量不值夜班。
  因为接送患者的任务都是随机的,队员们几乎没有在一起吃饭的时间,大家都是轮流吃饭,完成了任务后,手上没有事就回来吃饭,2月13日中午是人到得最齐的一次,但还是缺一人,队员王杰在出任务,出发前临时跟新队员见了个面,就匆匆离去。
  队员们消完毒后,将椅子搬到室外,饭盒就放在椅上,大家就这样蹲着吃饭,“大家临时住在信访接待中心办公室,人一多就坐不了,也不安全,都是分散吃饭。”汤中华说。
   晚上九点多钟,谌云龙出完车才能在驻点吃上已冰凉的晚饭,这是他们的常态 记者金振强 摄
  从队伍成立起,5名队员就24小时睡在这间办公室,里面放了3张床,桌上堆放着方便面箱子,剩余的空间也只能供人在里面转个身。
  门外,队员们将自己带的雨靴拿出来晾晒,考虑到每次出门要穿防护服,穿雨靴更方便,“靴子一脱,用酒精把脚消一下毒,很方便,鞋子消毒工作也好做。”李奇元说。
  温馨的就餐时间不到10分钟,接送居民的需求陆续发来,队员们也先后踏上新的征程。
  每送一位患者,我都会祝福他早日痊愈
  2月14日晚上6时,李谋接到任务,前往丰泽园小区,接送一家四口前往隔离点,一路刮起5级大风,寒风刺骨。
  夜色中,一家四口正乘车到隔离酒店进行医学观察。这家老人因患新冠肺炎离世 记者金振强 摄
  抵达社区外,乘客却迟迟不见人影,多方联系后才知道,这家人住在12楼,因为电梯停运,他们需要步行下楼,有老人、有孩子。
  等了半个多小时,这一家四口终于和李谋会师,他们带着行李,开始陆续登车,一个懵懂的小男孩戴着口罩,围着车子跑来跑去做游戏。
  “公公前两天刚病逝,我们不想成为下一个。”邹女士告诉长江网记者。此前,她的公公不幸感染上病毒,前两天刚刚去世,作为密切接触者,他们主动要求去隔离点观察,“我儿子才6岁不到,千万不能出事。”邹女士的声音带着哭腔。
  夜色中,一家四口正乘车到隔离酒店进行医学观察。这家老人因患新冠肺炎离世 记者金振强 摄
  上了车,夫妻俩将老人围在中间,孩子坐在妈妈脚边,一家人就这样紧紧依偎在一起,一路沉默着,直到下车,临走前还不忘给李谋道了谢。
  目送这家人的身影消失在酒店,李谋用力挥了挥手,他说,每送一位患者,他都会在内心祝福他们早日痊愈出院。
  李谋当晚最后一次出车任务是负责接送一对母女去隔离点。晚上7时许,他赶到了汀香北路,此时风雨大作,他站在风雨中等候。
  又是久等不见人,李谋辗转联系上这位居民,原来她带着3岁多的女儿,忙里出错,把女儿和钥匙不小心锁到了家里,正在心急火燎联系社区帮忙开门。为了不耽误其他任务,李谋和她约好,需要时再联系。
  夜色中,李谋通过手机与转运对象通话 记者金振强 摄
  李谋说,出任务时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其实很多,时间最长的一次,他等了近两小时。当时他负责转运一位行动不便的独居老太太去隔离点,但老人坚持不出门。只有打电话给120,他和120急救员、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给老人做工作,最后由120送到医院。“这次任务虽然没有完成,但等老人送走后,顺便在这个社区接送了两位患者去隔离点,也没有白跑这一趟。”李谋说。
  宁可将恐惧留给自己,也不能让群众害怕
  每天24小时工作,接送的都是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者,危险性很大,队员们坦言,大家内心虽然有恐惧,但都做好了思想准备,宁可将恐惧留给自己,也不能让群众害怕。
  “我家里就我和老伴两人,她很支持我。”汤中华说。他日常负责协调、调度、管理这支小分队,人手紧张时,他也会出车参加转运,同时还要兼顾城管的其他工作,虽然很辛苦,但他说“习惯了”。
  40岁的李谋是街道城管交通队队长,每天平均要出车20多趟,“我的嫂子是金银湖医院的护士长,我们都在抗疫一线战斗。” 34岁的李奇元是街道城管执法队第四片区分队长。31岁的王杰是金泰社区副主任,除了出车,他还要兼顾社区的日常工作。
  30岁的谌元龙是家里的独子,大女儿快3岁,小女儿1岁多,接到报名号召后,他瞒着家人报了名,出车前才告知家人,“家人很担心我,每天视频时都要叮嘱小心。”
  见同伴出车归来,卢苇转身去取消毒液,为出车同伴消毒 记者金振强 摄
  “谢谢你,我相信你是最棒的!”,这是患者王阿姨给谌元龙的点赞。2月5日左右,他负责晚上接王阿姨打完针后回家,在院外等了很长时间,送到家时已经是晚上11时许。感动的王阿姨塞给他500元钱,被他婉拒了。王阿姨随后又在微信上给他发了几个红包,他也都退掉了。他说,自己是志愿者,这是应该的。
  【编辑:陈学忠 刘益谦】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