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便事”遇难题,专家支招:多吃蔬菜水果,跟着视频学中医推拿


【着急】
不少宝宝遭遇“便事”难题
“7个月12天的宝宝拉臭臭很硬,一边拉一边哭,还带一点血,怎么办?”2月12日,有家长通过在线问诊版块咨询。他家宝宝已经添加米粉辅食,每天早晚吃两餐,还可喝水50毫升左右。
对此,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梁学军医生建议,如果孩子吃母乳,不妨让妈妈多吃点蔬菜,也可以把固体酸奶放到室温后,喂宝宝吃一些。
“7个半月女宝,添加辅食后就连续3周便秘,得用开塞露,要怎样才能恢复正常?还能继续添加辅食吗?”有家长咨询。
另一位家长留言说,孩子此前大小便正常,但近期不能外出,在家活动量减少,也开始出现便秘情况,“不知道能不能给他吃点益生菌”。
长江网记者在留言板后台搜索发现,有类似疑问的父母不少见,遇到“便事”难题的孩子,最小的不到半岁,大的有十多岁。因为外出就医、开药不便,家长很心急。
【支招】
便秘宝宝要吃对、“动好”https://v.qq.com/x/page/w0845vvbc40.html
武汉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梅红分析,如果孩子平时大小便正常,只是近期才出现排便费力、间隔时间过长、便便干结等问题,多半是功能性便秘,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解决,家长不必过于担忧。
调饮食结构:要吃对
多吃蔬菜水果。如果孩子偏食,喜欢吃肉类,很少吃蔬菜水果,食物中纤维素太少,就容易发生便秘。家长应尽量保证孩子饮食品种丰富,每天摄入大量蔬菜水果,同时要多喝水。
对小宝宝来说,如果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平时咀嚼能力不错,家长做辅食时,不必把食物切得太细碎。
吃奶粉的婴儿,家长要严格按照比例冲调奶粉;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平时多注意喝水。
额外增加活动:动起来
活动量减少,的确可能减少肠胃蠕动,影响孩子排便效率。家长不妨有意识地增加孩子的室内活动项目,做下广播体操、亲子操,增加孩子的活动量。
有小宝宝的家庭,也可以给宝宝做腹部抚触,围绕肚脐眼逆时针揉腹部,帮助增加肠胃蠕动。
长江日报集团母婴平台微信公众号“好妈手册”,邀请武汉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医生录制了“中医推拿”小课堂,家长也可跟着视频学习操作,给宝宝做保健按摩。
视频地址:https://v.qq.com/x/page/w0845vvbc40.html
还有疑问,可线上问诊
梅红分析,一般来说,通过饮食调整、增加活动量,孩子的便秘能得到缓解。但如果孩子长期便秘无法缓解,建议等疫情结束后尽快就医排查,是否有先天性巨结肠症、肠梗阻、肛裂等器质性病变。
如果孩子便秘情况严重,家长想给孩子使用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等)、粪便软化剂等药物,不妨先通过线上问诊平台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 (记者王春岚 唐智峰 祁燕 黎清 通讯员高琛琛)
【编辑:陈学忠 范雅琴】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