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上班”的记者孙笑天:闲下来就焦虑|我这30天
口述人:长江日报记者孙笑天
我是长江网记者,工作5年。大年初五,早上8点多,我正躺在床上,不停翻看着手机上的最新疫情,一哥电话突然打来:“武汉市肺科医院是非常重要的点,报社现在安排你去驻守!”
惊讶,错愕,紧张……我一时愣住了,接着就焦虑起来……身旁刚满6个月的儿子在啃着玩具,老婆叠着衣服,岳母在厨房弄过早。该如何跟家人说?他们会同意吗?在凶猛的疫情初期,武汉这座城市犹如笼罩在阴霾之下,由于无数未知,人人充满了对疫情的恐惧。我也害怕,驻守定点收治医院采访报道,意味着很可能疫情不结束,就不能回家。
情况紧急,也没多想,起身开始默默收衣物、装电脑。一系列异常举动引起了老婆的注意,“我要常驻武汉市肺科医院做报道了,今晚起不回家住了。”“去多久?“不知道。”我刻意躲开老婆的眼神,收拾完,逗了逗老婆怀里的儿子,又向岳母做好交待,径直走出家门,怕情绪忍不住。这一走,我甚至做好了再也看不到家人的准备。
进驻医院的第一天,采访一刻没停,从60多岁痊愈患者,到重症ICU医生,再到对接央视记者董倩。在采访报道中忘了焦虑、担心,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住哪成了一个棘手问题。开着车,在后湖、塔子湖东路、黄孝河、北湖西路转了一遍,近3个小时过去,一无所获,找不到一家营业的旅店……
最后,我把车停在黑暗的小路边,拨回母亲的电话,谎称自己正在家一切都好。晚饭没吃,住哪不知道,又开始想念儿子。
之后在医院的帮助下,我住进了医护人员住的酒店。每天,步行10分钟来到市肺科医院,早8点到晚7点,除了帮医院宣传科处理些日常事务,还作为难得的壮丁,帮忙搬运送到医院的物资,5000个枕头、几吨大米、十几吨蔬菜……晚上,还经常到各处采访,做自己的报道选题,《金银潭医院医护夫妻以车为家的23天》就是在这样紧张的节奏中诞生的,成稿时已凌晨2点。
想儿子的时候,我会特意把车开到家楼下,停在正对着家里窗户的不远处,让老婆把儿子抱在窗前,看看“真实”的儿子。
“闲下来就焦虑”成为在医院工作的常态,大家都忙碌着,曾为了采访一位ICU的医生,我一天联系了四次,每次都是医生刚出来,又被叫进去了。为了节省珍贵的医护装备,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浪费一套,每次只有趁医生护士中午吃饭的时间,抓紧采访。每次采访回来,我就想,如果第二天醒来一切都好了该多好。
由于每天高强度的工作,满负荷的状态,医护人员忙完一天后,经常喜欢和我聊聊,作为释放压力的一个出口。大家一起说说当天最新情况,畅想疫情结束后一定要做什么,要大吃大喝,要珍惜每一个玩乐的日子,要好好对待朋友家人。
30天来,最大的感受是,疫情当下,医院里所有人,包括后勤、行政、保安等,都非常辛苦。但大家没有一点抱怨,在他们看来,就是职责所在理所应当,只是更忙一些。这种工作状态、斗志和情绪也感染着我。(记者高萌整理)
【编辑:张莉】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