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咽拭子,她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
长江网2月23日讯 23日下午2点,和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吴新菊相互对照检查,费了半个小时穿防护服,在戴上口罩之前,东湖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检验医师李柳柳用劲吸了口气,“防护服的确会有点憋,特别是有时需要穿5个小时。”
李柳柳和吴新菊为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者采集咽拭子的地方,位于光谷潮漫酒店外的活动板房。最高峰时曾同时隔离了198位疑似病例的该酒店,20日送走最后一位解除隔离者后,很快又迎来一批排查出的疑似病患,需要进行核酸检测。连续工作了20天,李柳柳抖了抖手臂,再次走上她的“战场”,“今天的确有点不一样,这可能就是‘荣誉感’”。
22日,她火线入党。
22日,李柳柳光荣地火线入党。
时间回到2月2日21时许,东湖高新区接到任务,尽快组织疑似感染人员,在集中检测点进行咽拭子标本采集。
只有经过采集患者的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才能够确诊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而在进行采集时它直接产生气溶胶,这是一个最大风险的操作。采集过程中,护士就有被感染的风险,比如病人的分泌物直接喷在脸上、防护屏上等,有医护人员形容,每次采集,都仿佛能看到病毒狰狞的模样。
这活,谁来?当东湖高新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领导问到检验医师李柳柳时,她没有犹豫:“我去!”“我在脑海里演练了下动作,我在学校和实习时学习过(采集咽拭子),危险系数会降低。”“怕不怕?基层(医院)是第一道防线,我们必须扛。就算中招了,相信国家会保护我的。”她笑着说。
与李柳柳一同请战的,还有来自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3位姐姐,她们是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吴新菊、佛祖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魏青青和汪桂红。接受了省人民东院的专家指导后,她们头天就从当晚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近3点,采集了百来个标本。3日起,她们夜以继日,一直在持续开展采集。
出生于1993年的李柳柳是四位姐妹中最小的一个,但“经验”最丰富。
早在1月中旬,她就从妇幼保健工作岗位上,抽调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和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流调队友们,赴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和省人民医院东院的相关科室,对确诊和疑似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搜索密切接触者。
流行病调查的工作,一直没有断,下午或晚上采集咽拭子,上午李柳柳仍坚持在中心做流调。“1月中旬我就笃定今年不回家了,干脆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就说工作忙”。
这一“忙”就是一个月,但她没有告诉河南信阳家人“具体的工作,他们也忍着不问”。偶尔会想家里的羊肉火锅,一同集结的三位武汉姐姐就安慰她:“等疫情结束了,我们请你吃!”(记者李佳 通讯员姚小艳 郭婧)
【编辑:陈冀滨 刘航】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