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45岁新冠肺炎患者因突发炎症风暴因子命悬一线,7人“血净小分队”火速阻断“炎性风暴”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2-23 23:31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2月23日讯新冠肺炎患者体内发生的“炎症风暴”让人望而生畏,也是重症、危重症患者重要的致死原因。但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血液透析中心,却有这么一支7名护士组成的“血净小分队”。他们用高超的血液净化技术,阻断恐怖的“炎性风暴”,努力提高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图为7人“血净小分队”
  2月19日,东院区血液透析中心接到紧急求助电话,一位45岁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因突发炎症风暴因子,病情急剧加重有生命危险。护士长王艳奎马上带着“血净小分队”成员换好防护服,推着床边透析设备赶到隔离病房,立即预冲管路、引血上机,开启热循环双重血浆置换术(DFT)。治疗后,患者的白介素-6指标(炎症指标)即从50.2pg/ml下降到16.8pg/ml,炎症因子得到有效清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命体征恢复平稳。
  这只是“血净小分队”日常救治的常规镜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提出,对有高炎症反应的危重患者,有条件的可考虑使用血浆置换、吸附、灌流、血液/血浆滤过等体外血液净化技术。据了解,血液净化能有效清除新冠肺炎患者体内的各种毒性介质和炎症因子,对重症患者救治有重要意义。
  王艳奎带领的这支“血净小分队”,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肾病与透析移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拥有国内外少有的肾脏内外科结合的医护团队,是我国中部地区唯一一家的肾脏内科外科结合的科室。而体外血液净化技术,恰好是东院区血液透析中心的强项。
  2月初,东院区被确定为武汉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后,肾科吴雄飞主任、王艳奎护士长带领科室迅速转型,2天内将原本83位透析患者顺利转诊转治后,全身心投入到危重症新冠肺炎的救治中。
  多措并举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东院区“血净小分队”围绕这一目标高速运转。他们除了完成确诊新冠肺炎的透析患者的治疗外,更承担起院区内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净化临时任务。科室之前配备有4台床边透析机,在承担大量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务后,2月7日,科室紧急增配15台床边透析机。吴雄飞、王艳奎还当机立断,成立东院区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血净7人小分队”,开启战“疫”模式。
  根据东院区收治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病情进展,“血净小分队”积极辅助20多个病区开展救治工作。他们创新运用多种血液净化技术治疗手段,如血浆透析滤过(PDF)、热循环的双重血浆置换(DFT)、用EC-2A20膜型血浆分离器做CVVH、在ECMO上连接CRRT+HP等,治疗效果明显。东院区3病区一位上了ECMO的危重症新冠肺炎病人,使用膜型血浆分离器EC-2A20做CVVH+血液灌流(HP)治疗8小时后,白介素-6从最高峰的923.6pg/ml,下降到8.93pg/ml。
  身处战“疫”一线,“血净小分队”承担着东院区重症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任务。最多的时候,她们一天为13名患者实施床边治疗,当天累计治疗时长140小时。王艳奎介绍,从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病房,开始预冲管路,引血上机治疗,这个过程至少要1个多小时,而每位患者至少要保证4—8小时的治疗时间。
  “血净小分队”在临床救治中发现,相较于血浆透析滤过(PDF)等常规治疗手段,热循环的双重血浆置换(DFT)对于危重症患者有明显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式不需要补充新的血浆或蛋白,且治疗时间较短,从开始准备到治疗结束仅需2—3个小时,有效节省了血液净化护士的体力。
  截止2月22日,“血净小分队”共完成床边血液净化治疗109人次,累计治疗时间936小时。治疗期间,“血净小分队”的成员们一直坚守病房、坚守在病人身边,汗水浸透了衣服,护目镜上充满雾气,脸上勒出深深的痕印,有时还因大脑缺氧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呕吐。但从战“疫”开始,7人“血净小分队”没有一个人退出这场战斗。
  (记者伍伟 通讯员杜巍巍 龚雨西)
  【编辑:向洁 刘航】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