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我家7个医护人员上一线,等着你们凯旋,一个都不能少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2-24 18:22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口述人:汤毅

  记录:长江网记者吴秋娜 

  我开车疾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从一个人流泪、悲伤、孤独,到一群人努力、与时间赛跑,眼见着悲情的武汉慢慢拨开阴霾,迎来阳光。

  目送爱人上楼,我在车里号啕大哭

  把医疗物资送到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又有一人,出征了!武汉市第三医院护士杨思思!一个都不能少的回来!我等你们凯旋!”2月16日,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我的表妹,一名90后,武汉市三医院普通护士请缨报名加入一线抗疫,至此,我们家族有7位亲人在疫情一线冲锋陷阵。

  我们家世代为医,父亲和爷爷都是口腔科医生,爷爷更是被写进了地方志,亲戚中不少人在医疗行业。我自己曾经也是医生,去过基层卫生院,也在三甲医院待过,对这个职业是有真感情的。我的老师们,他们不仅仅传授技术,更是我的人生导师。在我心中,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也是我心灵的归属。

  陆续,家族中的亲人都上了抗疫一线:堂哥和侄女在洪山铁机路开了一家牙科门诊,他们一起报名支援社区医院;另一位堂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也是被征用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收治的医院;我爱人和3位堂妹表妹分别在武汉市协和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长航医院和武汉市三医院的护士。

  25日,爱人出征,我送她到了协和医院西区,目送她上楼,我在车里号啕大哭。疫情,谁都怕,但是她是党员,又是医护,没有选择,必须上!

  除夕夜,我把一万个口罩送到了医院

  从青龙收费站将防护服押运回汉

  我的亲人们在一线跟死神赛跑,我在跟时间赛跑,我要给他们输送弹药,等战“疫”结束,亲人们归来,一个都不能少。

  “深夜,1万个口罩,我们已经把口罩送往了最需要支援的前线!加油!” 

  1月24日晚23:38,我开车一路疾驰,拖着自筹的一万个口罩紧急赶往武汉市协和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等第一批定点医院。

  3天前,公司就放了年假,中午我还和同事大口啃牛骨头,欢乐的气氛还未散尽,一夜之间,全都变了。 

  当天晚上,母亲有些咳嗽,我陪她去三医院挂急诊科,CT检查幸好无大碍。当时急诊科病人黑压压一片,还有人陆陆续续来,护士给每位病人量体温。我是学医的,离职前是某三甲医院口腔科医生。这么多发热病人聚集,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没有见过。

  大敌当前,最重要的是医疗防护物资,按一家三甲医院一天的用量,大约需要4万个口罩,2.5套防护服。口罩缺口最大。

  战士上战场需要装备。我马上找朋友购买了他所有的库存医用口罩,第一批买了1.6万个,24日除夕晚上,我和朋友一起送到协和医院内科。送完口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不到几分钟,几十条信息涌进来,全部都是在一线的医生朋友发来的求助信息,缺口罩,缺防护衣,缺酒精!

  第二天又追加了1.2万只口罩,分别送至汉口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

  每天的心情在焦虑和希望中震荡

  把医疗物资送到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一开始,我的想法很简单,至亲的亲人、朋友、老师在保护武汉市民,我要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安全。从1月23日起,我不断从武汉市内、全国等地搜寻医疗物资,截至目前,陆续将医用口罩4.8万个,N95口罩3000个,手套200箱,酒精1吨送到了武汉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我每天基本是24小时在线,一方面筹集物资,同时运输送物资。我找朋友借了一辆货车,每天下午三四点开始接货,一个人搬货分装完毕后,连夜往市区各大医院运送,回到家中基本是凌晨三点。 

  自从除夕夜首批物资捐赠,我的朋友圈就成了求助热线。每次他们都会在深夜12点发来微信求助信息,我的心情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震荡。有一位中心医院的护士哭着发来语音,“帮帮我们吧,我们什么都没有了。”听完我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伤心,内疚,如果我能多筹集一些物资,就能帮到他们。我不认识他们,但他们是医生护士,都是我的亲人呀。但是看到群里有人回应求助,说物资正在送来的路上,我又觉得有希望了,每天心情起起落落。 

  每次把医疗物资送到医院,出来接我的医生护士们,都自觉离我远远的,怕感染我。我不怕,我也是医生,所以我敢跟他们合影。

  每天我在武汉的马路上奔跑,凌晨一点在新华路的高架上,经过协和医院,看到熟悉的街灯闪烁。只要是武汉人就晓得这里曾有多繁华,现在只有我一台车。想到这,我特别难受。武汉,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从前?

  我依然在战斗,直到所有亲人平安归来

  2月1日下午5点,武汉朋友圈里转发疯掉的一条微信:一架直升机抵达武汉新华路体育场,为协和医院捐赠物资,我看到视频里的医护人员一箱箱搬运、接收物资,太振奋人心了,给我极大的鼓舞,原来,有这么多善心的人一直努力帮我们,帮武汉。

  我也不是一个人战斗,看到我的朋友圈后,一些朋友也加入这个行列,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购买物资,义务运送各种急救物资。 

  一次在托运口罩返汉的路上,青龙收费站停车检测,看着面前的队伍排成长龙我们心急如焚,驻点执勤的交警队负责人得知车上装的是医院急需的医疗物资,第一时间开“绿灯”放行。 

  小伙伴们去湖南拉酒精,4个人两台车,晚上7点从武汉出发,直奔岳阳。半路上一台车突然坏了,没法跑,半夜四点才修好,中途又迷路了,到岳阳都上午八点了。接到酒精后,四个人拉着8吨酒精不敢耽搁一分钟,飞奔回汉,下午4点把酒精送到急缺的医院,当时医院酒精几乎都断粮,看到我们,医生都高兴坏了。送完物资我们才想起来,大家没吃没喝,整整饿了26个小时。

  怕感染家人,1月24日后我就从家中搬出来,孩子由母亲照顾。妻子至今仍在协和医院西区坚守。每天和她视频成为最幸福的时光,妻子穿上防护服,至少8小时不能喝水也不能接手机,只能抽空交班后视频几分钟。她让我不要担心,自己挺好的。她很爱美,很多女护士把头发剪掉了,她舍不得,每次都非常小心把头发藏好,包裹得严严实实。大家族其他在一线战斗的亲人,也都每日在家庭群里轮流报个平安。不过一位堂哥被感染了,所幸是轻症,目前正在方舱医院。 

  这两天看到其他城市零增长,武汉疫情结束想必也不远了。送完了医疗物资,我依然在战斗,转运病人,给医院拉菜拉生活用品,直到所有的亲人平平安安归来。

  【编辑:刘晓星 符樱】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