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天收发110吨战“疫”物资,女“管家”托举武昌方舱医院“生命之舟”

长江网3月8日讯(记者伍伟 通讯员任艺萱)3月7日,武昌方舱医院16人出院,留舱仅161人。作为武汉市首批建设、第一个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方舱医院,从2月5日开舱至今,武昌方舱医院累计收治1124人,累计出舱963人。托举这艘“生命之舟”的,除了掌舵的医护人员,还有倾力护航的方舱“管家”。

收集物资402种6300箱,总重量63吨;出库4700箱,总重量47吨。一收一发,合计110吨——这是武昌方舱医院“管家”辛苦32天,交出来的一份成绩单。
2月5日11时,第一个病人进入武昌方舱医院。而就在3个小时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对外联络部牵头负责人沈岚接到通知,参与武昌方舱医院建设管理、担任物资保障部部长。她意识到,自己要上战场了。

3天筹建完毕的武昌方舱医院开放床位800张,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牵头6家省市医疗队、联合5支省外医疗团队组成医疗救治团队。如何做好这500多人的防护,避免医务人员感染,同时保障舱内外2000多人的健康,是沈岚等“管家”们的首要大事。
3个小时里,紧急筹措各类医用防护服、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手套、脚套等10多项防护物资,与同事一道为方舱医院开舱可能遇到的问题设计预案,和患者一起首次走进方舱医院、熟悉了解方舱医院……开舱时那段惊心动魄的时光,沈岚历历在目。

在医院耗材管理岗位上历练5年,沈岚深知合格合规的防护用品对保障医护人员健康的重要性。口罩、防护服等重要防护物资运抵方舱医院,沈岚带着同事逐一核对物资的资质,验收入库并签字;对于极少数不符合防护要求的社会捐赠物资,坚决不用在医护人员身上。病人出舱后还要继续隔离,她贴心地给每一位出院患者送上洗漱用品“礼包”……
“管家”还要对接方舱医院与市区两级指挥部,负责紧急筹措各类医用物资。每晚清点盘存完毕,沈岚就得对接指挥部,紧急调配急缺物资。“不收完货不收工”,是她给自己定下的规矩。在市区两级指挥部和方舱医院之间,她发挥对外联络部牵头负责经验,当好“润滑油”“催化剂”,确保各类物资充分保障到位。

方舱医院是个新事物,如何运转、如何保障,没有现成的方案,没有可参考的流程。事情一件件解决,流程一次次优化,沈岚和同事们着手制定方舱医院物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规范,受到市指挥部高度认可,在11所方舱医院医用物资保障工作中推广。
全新打造的“生命之舟”首次试航,就闯过了疫情的滔天巨浪,这是让沈岚最为欣慰的事。“武昌方舱医院凝聚了无数人的汗水和力量,我只是尽了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
【编辑:胡慧 余倩】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